彌陀山莊 » 往生助念/臨終關懷 » 生命的終極關懷 (第四章~開示範例)


2009-3-8 20:31 Jill
生命的終極關懷 (第四章~開示範例)

[align=center][size=5][color=DarkGreen][b][font=黑體]生命的終極關懷[/font][/b][/color][/size]
[size=4][color=#336699][font=黑體](第四章~開示範例)[/font][/color][/size]

[size=4][color=#336699][font=黑體]信願法師著[/font][/color][/size]
[size=4][color=#336699][font=黑體]本願山彌陀講堂[/font][/color][/size]
[/align]
[size=4][color=#336699]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第一節、開示注意要點[/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第二節、了解亡者生平[/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第三節、詳述之開示範例參考[/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第四節、略述之開示範例參考[/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附件一、助念通告[/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附件二、祭文範例[/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附件三、亡者生平事蹟一覽表[/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附件四、臨終遺囑[/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附件五、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本人)[/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附件六、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親人代理)[/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附件七、家屬助念申請單[/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附件八、蓮位、招魂旛寫法實用彙整表[/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附件九、示喪、牌樓及輓幛寫法實用彙整表[/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附件十、祭軸[/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附件十一、居士訃聞參考樣式[/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後記一、祈願[/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後記二、普勸社會大眾,發心參與助念[/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後記三、歡迎各助念團,串聯互助配合[/color][/font]
[font=黑體][color=DarkSlateGray]後記四、無恃與無常之法語[/color][/font]

[font=黑體]第四章、開示範例[/font]

[font=黑體]第一節、開示注意要點[/font]

[font=黑體]一般人死後,以執著故,大多仍會眷戀世間財色、名利、情感等,且對自己亡故,或有不甘,或有不捨。此時,若不善巧安慰,開示說法,勸其放下,解開心結,雖行助念,往往事倍功半,成效不彰。由諸多助念實例中發現,有些亡者經助念八小時,甚至經僧眾誦經助念後,仍然眼張嘴開,四肢僵硬,臉色蒼白,顯現惡相。後由親人或蓮友針對其執著之人、事、物,勸勉開曉後,再行念佛,亡者眼嘴自然閉合,臉色紅潤,面帶微笑,全身酥軟,實在不可思議。信願助念十多年,也遇過不少此類情形,略舉二例:其一,亡者乃獨居老人,清晨被家屬發現,趴死床前地上多時,蓮友念佛多時,依舊四肢僵硬,雙手高舉,經信願善巧開示後,雙手自然緩緩垂下,全身柔軟如棉。其二,亡者乃未學佛之婦人,死後經二七日,依舊眼張嘴開,臉色青黑,經信願安慰開導後,竟能自然閉合,臉色轉為紅潤。以上二例,若不親身經歷,決難置信。[/font]

[font=黑體]《觀經》言:「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華嚴經》言:「見有臨終勸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無常經》之附文《臨終方訣》言:「時說法人,當隨病者心之所欲,而為宣說佛土因緣十六觀等,猶如西方無量壽國,一一具說,令病者心,樂生淨土。」善道和尚《臨終正念訣》言:「更或請明解淨土之人,頻來策勵。」道綽禪師《安樂集》言:「各宜同志五三,預結言要,臨命終時,迭相開曉,為稱彌陀名號,願生安樂國,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也。」善導大師《般舟讚》言:「臨終忽遇善知識,為說妙法令安穩。」道宣律師《四分律行事鈔》言:「又請大德行人智者數來示導。」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第一即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由上經論可知,世尊與祖師皆主張開示,而開示的目的即是欲令亡者,了解彌陀悲心與名號絕對救度,使其生起正信,放下萬緣,一心念佛,厭穢欣淨,故助念時為說妙法極為重要。[/font]

[font=黑體]開示乃開曉亡者人生無常,娑婆穢苦,西方淨樂,勸其念佛,願生淨土。但亡者神識已離體,無法言語,若不詢問其陽上孝眷,對其生平詳加了解,往往開示契理不契機,以致徒勞無功,甚至弄巧成拙。或因開示經驗缺少,乏人指導,學習尚淺,不諳技巧要領,縱發菩提心,也難收實效。故對亡者開示之前,應先把握以下八點:[/font]

[font=黑體]一、開示前先詳問亡者的狀況[/font]

[font=黑體][1]亡者姓名、年齡、性別、學歷、經歷、平生患何病、死亡原因?[/font]

[font=黑體][2]亡者臨終情形,在醫院或家中斷氣,臨終是否急救,是否念佛?[/font]

[font=黑體][3]觀視亡者遺容死相如何,是否蓋往生被、點金光明沙?[/font]

[font=黑體][4]亡者何時淨身更衣,何時入冰櫃或入棺木?[/font]

[font=黑體][5]亡者死亡八小時內,家屬是否正確處理?[/font]

[font=黑體][6]亡者是否學佛或其他信仰?[/font]

[font=黑體][7]亡者是否皈依、受戒、茹素、聞法、看經、念佛、持咒、朝山、拜懺?[/font]

[font=黑體][8]亡者的個性、興趣、嗜好、習性、工作、理想、心願?[/font]

[font=黑體][9]亡者為人處事如何,對待子女及長輩如何?[/font]

[font=黑體][10]亡者曾做何世出世法善事,如:印經、濟貧、供僧、救難、修廟、助學、施食?[/font]

[font=黑體][11]亡者平生講何語言,講話速度快慢?[/font]

[font=黑體]二、開示的心態[/font]

[font=黑體][1]不畏不懼:觀想與佛同在,佛光照攝,心緣佛境,眼觀佛像,耳聞佛號,內心光明。[/font]

[font=黑體][2]關心關懷:視亡者為己親,老者父母,大者兄姐,小者弟妹,幼者子女,親如一家。[/font]

[font=黑體][3]助人助己:視自己是彌陀之大使者、亡者之善知識,極欲助其解脫,上生佛國。[/font]

[font=黑體][4]平等一體:視亡者及其冤親債主皆為未來佛,與我同樣,皆是佛子,必當成佛。[/font]

[font=黑體]三、開示的語調[/font]

[font=黑體][1]語氣:宜應溫和柔軟,懇切勸勉;切忌高聲責罵,語帶悲嘆。[/font]

[font=黑體][2]聲調:宜應平和中庸,不高不低;切忌故作矯聲,聲嘶力竭。[/font]

[font=黑體][3]速度:宜應不疾不緩,句句清楚;切忌忽快忽慢,含糊不清。[/font]

[font=黑體]四、開示前準備[/font]

[font=黑體][1]開示者負有代佛宣化之責,故應充份準備;平時應勤讀經論,精進念佛,涵養品行,敦厚道德;並抱持多講、多聽、多學的上進心態。[/font]

[font=黑體][2]開示前應清淨三業,淨身漱口,不得飲酒、食肉及五辛,以免招致障緣。[/font]

[font=黑體][3]開示前應主敬存誠,面向佛像,問訊頂禮,求佛慈悲加持,福慧增長,說法無礙。[/font]

[font=黑體][4]開示者應衣著樸素,言行莊重,神情肅穆,態度和藹,最好穿海青搭幔衣。[/font]

[font=黑體]五、開示者位置[/font]

[font=黑體][1]開示者與亡者的距離不可過遠,愈近愈好,惟必須注意其有無傳染病或惡臭不淨。[/font]

[font=黑體][2]開示者高度宜比亡者略高,亡者若已入冰櫃則站立開示,若已入棺木則靈前坐著開示。[/font]

[font=黑體][3]請亡者家屬恭持阿彌陀佛接引像在旁,令其瞻仰孺慕,心生恭敬仰救。[/font]

[font=黑體]六、開示者須知[/font]

[font=黑體][1]觀想阿彌陀佛,蓮台來迎,放光攝受,垂手接引亡者,駕返蓮邦。[/font]

[font=黑體][2]開示者於開示時,需向亡者自我介紹,並表示能向其說法,內心深感榮幸。[/font]

[font=黑體][3]使用亡者平生講說的語言開示,令其有親切感,且聽得懂,速度快慢與其平生一致。[/font]

[font=黑體][4]不可否定亡者原有信仰,藉其原有信仰導入信仰彌陀,仗佛救度。[/font]

[font=黑體][5]引經據典,採取文意,若用原文,略為說明,使其聽懂明白信受。[/font]

[font=黑體][6]亡者若未學佛,儘量避說佛學名相,以口語化的方式表達,如同與其交談,令其接受。[/font]

[font=黑體]七、開示的綱要[/font]

[font=黑體][1]提醒亡靈已經捨報,為其助念之緣起與目的。[/font]

[font=黑體][2]說明佛號之意義:可用《小經》之光壽無量義,或善導大師之六字釋。[/font]

[font=黑體][3]具體的讚歎與肯定,讚歎其平生修行,肯定其所做善事,譬如:皈依、受戒、茹素、讀經、念佛、朝山、拜懺、布施、濟貧……等,惟須符合事實,不可虛誇。[/font]

[font=黑體][4]適時的鼓勵與勸勉,鼓勵其念佛生西,勸勉其放下萬緣,且針對執著的人事物勸導,譬如:子女不孝、夫妻失和、壽夭短命、經濟困頓、事業失敗、負債累累、感情受挫、意外身亡、久病纏身、所求不遂……等,依照事實,解其心結。[/font]

[font=黑體][5]滿足亡者未了心願,紓解其牽掛心事,譬如:辦孤兒院經費短缺、子女幼小乏人照顧、公司事業無人經營、父母年老無人侍奉等,但做不到不可輕諾,不知之事切勿胡說。[/font]

[font=黑體][6]敘述世間大小之苦,闡述淨土依正之樂,苦樂相較。以亡者平生切身之苦,說明往生淨土即無此苦。[/font]

[font=黑體][7]說明往生的方法:介紹彌陀本願生起之始末,第十八願之絕對救度、佛號是彌陀對亡靈的關懷、思念、呼喚。[/font]

[font=黑體][8]最後叮嚀與祝福。[/font]

[font=黑體]八、開示的技巧[/font]

[font=黑體][1]亡者身苦,則舉世尊在世也有病苦;老苦,則說往生淨土,便得不老。[/font]

[font=黑體][2]亡者子女不孝、夫妻失和、事業失敗……等,則說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故念佛能成佛。[/font]

[font=黑體][3]亡者信媽祖,則說彌陀與媽祖,同樣救苦;信一貫道,則說念佛能見老母娘;信關公,則說關公是護法神,護持念佛人;信耶穌,則說佛與神,同愛世人。[/font]

[font=黑體][4]亡者意外死亡,如車禍、火災、地震、溺水……,則說人命無常,念佛往生能證永生。[/font]

[font=黑體][5]亡者嗜賭則說念佛生西即得富貴,不賭便贏;嗜酒則說八功德水清涼甘甜,更勝美酒。[/font]

[font=黑體]第二節、了解亡者生平[/font]

[font=黑體]了解亡者之生平事蹟,是開示的首要工作。如果對亡者不了解,如何契理契機而講?或雖契理而不契機,也形同閒言語。故不宜以千篇一律之開示說詞,說給機類千差萬別之亡者聽聞,否則縱使引經據論,口若懸河,說理舉事,侃侃而談,也只是隔靴搔癢,甚至適得其反。佛法之妙,即在於能契萬機,各應所需,故世尊說法,廣括大乘小乘、了義不了義、究竟不究竟等一切法。說法度脫活人是如此,開示度脫死人亦復如此。[/font]

[font=黑體]因此,開示之前,必須詢問對亡者最了解之家屬,有關亡者一生的事蹟行誼。就亡者的一生事蹟如實而述,也容易帶給亡者信服,同時,也會感佩你對他的用心,繼而接受你對他所說的佛法,開示的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為使開示者便於詢問亡者的生平事蹟內容,信願特編「亡者生平事蹟一覽表」(如附件三),以供使用。[/font]

[font=黑體]第三節、詳述之開示範例參考[/font]

[font=黑體]開示範例之一(此例為通例,適用一般人)[/font]

[font=黑體]此例開示綱要:[/font]

[font=黑體]前言:請聖、以引磬帶領亡靈念佛十聲、略明助念緣起。[/font]

[font=黑體]壹、助念的目的:離苦得樂[/font]

[font=黑體]一、苦:(一)現在苦:中陰身苦。(二)未來苦:輪迴大苦。[/font]
[font=黑體]二、樂:(一)現在樂:佛光普照。(二)未來樂:往生成佛。[/font]

[font=黑體]貳、佛號的意義:光壽無量[/font]

[font=黑體]一、無量光明:彌陀以光明無量,遍照十方眾生,無所障礙。[/font]
[font=黑體]二、無量壽命:彌陀以壽命無量,救度三世眾生,無有窮盡。[/font]

[font=黑體]參、娑婆的痛苦:人生與環境[/font]

[font=黑體]一、人生苦:(一)已定苦:人生八苦。(二)未定苦:天災人禍。[/font]
[font=黑體]二、環境苦:六道輪迴苦。[/font]

[font=黑體]肆、淨土的快樂:依報與正報[/font]

[font=黑體]一、依報莊嚴:(一)天上雨花(二)黃金鋪地(三)氣候清涼(四)日夜光明[/font]
[font=黑體]二、正報莊嚴:(一)相好光明,與佛相同。(二)壽與佛齊,永生不死。[/font]
[font=黑體]三、說法莊嚴:(一)佛菩薩說法。(二)樂鳴風吹說法。(三)化禽靈鳥說法。[/font]
[font=黑體]四、生活安樂:(一)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二)香花供佛,遍至十方。[/font]
[font=黑體]五、所用如意:食衣住行,隨心所欲。[/font]

[font=黑體]伍、往生的方法:乘佛本願,稱念名號[/font]

[font=黑體]一、乘佛本願:(一)發願(二)修行(三)十八願。[/font]
[font=黑體]二、稱念名號:(一)名號法體內因(二)光明妙用外緣。[/font]

[font=黑體]後記:叮嚀與祝福[/font]

[font=黑體]請聖[/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西方接引導師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大悲觀世音菩薩[/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大力大勢至菩薩[/font]
[font=黑體]以引磬帶領亡靈念佛十聲[/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請你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加持,來臨靈前聆聽我為你宣說佛理妙法。我們是本願山彌陀助念團的蓮友,我是佛弟子本願行者○○居士,今日應你家親眷屬的邀請,前來幫你助念,為你宣說阿彌陀佛本願救度妙法,目的是要幫助你離苦得樂,往生西方,這是我的榮幸,也是你的福報。你有這助念善緣,是你陽上眷屬的誠心邀請,也是諸位蓮友的發心,更是你的宿善深厚,才能感召如此殊勝法緣;同時這也是阿彌陀佛為救你而巧妙的安排,希望你好好把握一心諦聽,自然就能獲得佛法真實的利益。[/font]

[font=黑體]首先,我帶你來稱念十句佛號,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力,讓你不安、恐懼、徬徨的心能安詳、寧靜、鎮定下來,平心靜氣聆聽我為你述說這不可思議的本願救度妙法。如何仰仗佛力呢?就是稱念佛號,因為佛號法體帶有光明攝受之妙用,體用一如。來!請你隨著蓮友大眾及你的家親眷屬,跟著引磬清亮悅耳的法音,一句一句的佛號從你的內心至誠懇切稱念出來,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壹、助念的目的[/font]

[font=黑體]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是現前亡靈○○○居士你現在救命的妙法,是能幫你解脫的良藥,對你很重要。因此,你陽上的眷屬及發心的蓮友,才會在你的身邊為你念佛,目的就是要幫助你離苦得樂呀!離什麼苦呢?離你現在中陰身之苦。「中陰身」就是自你斷氣,神識離體後,一直到投生前的這段時間。這段時間內,會有一幕一幕的苦景,影現在你的面前,有時昏天暗地、寒冰烈火,有時雷聲霹靂、閃電交加,有時狂風暴雨、飛沙走石。你不用驚慌害怕,四處逃竄!這些都是你意識心幻化出來的假相,只要你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會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普攝,自然業障消除、身心安泰,你的眼前就會顯現一片柔和的佛光。受到佛光的照耀,你就不會再恐懼痛苦了,內心自然清涼自在,善根增長。[/font]

[font=黑體]如果你不念佛求生西方,那麼,未來還有六道輪迴大苦等著你,這輪迴之苦是無窮無盡、永不停止的。為了不忍你再受苦,所以我才講佛法給你聽,你的陽上眷屬及蓮友大眾才為你念佛,目的就是要助你離卻現在苦、未來苦,助你得到現在樂、未來樂。「現在苦」就是中陰身苦。「未來苦」就是六道輪迴大苦。「現在樂」就是你一念佛,當下蒙受佛光攝受,業障消除,身心自在。「未來樂」就是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畢竟成佛。[/font]

[font=黑體]到了西方,乘佛願力,自然你就光壽無量、智慧圓滿、神通自在、證悟菩提。不必再沉淪六道永世受苦,更可以隨意化身,遍至十方世界廣度眾生,也可以回入娑婆人間,保佑你的陽上家親眷屬,個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前途光明、事業發達。所以現在一心念佛,對你很重要。來!跟著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貳、佛號的意義[/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現在你已知大家為你念佛,就是要幫助你離苦得樂,那離苦得樂的功效與威力在哪裡?就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當中。因此,這句佛號的意義,你若越清楚、越了解、越明白,就越能得到這句佛號救度你往生成佛的真實大利呀![/font]

[font=黑體]那這句佛號的意義是什麼呢?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用二個意思來解釋:[/font]

[font=黑體]第一、阿彌陀佛的意義叫做「無量光明」:阿彌陀佛發願要以光明無量,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無所障礙。在空間上來說,這句佛號能夠普遍地救度十方眾生。因此,不論亡靈○○○居士你現在在什麼地方,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會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受,自然身心自在、業障消除、智慧開顯、善心生起,所以阿彌陀佛又稱為「無量光佛」。阿彌陀佛為了要成就無量光明來攝受現前亡靈○○○居士你,所以弘發「光明無量願」,這個願不落空,因為阿彌陀佛廣修六度萬行圓滿成就了。成佛了,威神光明就在六字洪名當中。因此,只要亡靈○○○居士,你內心一念「南無阿彌陀佛」,決定蒙佛光明攝受,因此,釋迦牟尼佛才會讚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佛王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是為攝受亡靈○○○居士你而發願修行成就的,阿彌陀佛對你如此悲愍,千萬不可辜負他老人家的恩德。來!再來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第二、阿彌陀佛的意義又叫做「無量壽命」:阿彌陀佛發願要以壽命無量,救度三世一切眾生。因此,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的眾生,只要念佛,都能夠蒙受阿彌陀佛絕對的救度。在時間上來說,這句佛號能夠永恆地救度三世一切眾生。阿彌陀佛以壽命無量所要救度的眾生,就是亡靈○○○居士你呀!只要你內心一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會接引你去極樂世界,你就會與佛一樣,壽命無量,不會再死亡了,所以阿彌陀佛又稱為「無量壽佛」。亡靈○○○居士,你實在很有善根福德,這麼多發心的蓮友及你的家親眷屬,在你的身邊為你念佛,就是要幫助你獲得光壽無量。來!再來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參、娑婆的痛苦[/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現在你已瞭解佛號的威神力可以幫助你離苦得樂,又知道佛號的意義是無量的光明與無量的壽命,但是不念,不肯求生西方,就會繼續投生六道輪迴,受盡千般苦楚。因為佛陀告訴我們:「每一眾生都有佛性。」佛性也就是俗話所說的靈性。靈性是不生滅性,是不會死的,是真我;肉身是生滅性,是會死的,是假我。肉身敗壞了,不能用了,靈性就會離體,茫然無依,隨業流轉,生死輪迴。就算幸運,再生為人,又有生、老、病、死……無量之苦,佛陀告誡我們:「人生是苦海呀!」[/font]

[font=黑體]佛陀在經典上說,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語,翻成中文,叫「堪忍」,意即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生活於此,必須忍受種種的痛苦。這種種的苦,包括「人生的苦」和「環境的苦」。就以亡靈○○○居士你而言,你在○月○日○時,已經捨報離開人世,你是因為罹患○○病,而喪失寶貴的生命,你的世壽是○○歲,可說福壽綿長(或英年早逝)。人世間就是這麼無奈,當死緣一到,不得不與自己的家親眷屬離別,任何人也無法避免,縱然活到百歲,照樣也有死亡的一天,相信你臨終時,已深刻體會到這「死」的痛苦了。[/font]

[font=黑體]人生之苦,不只生、老、病、死的已定之苦,還有天災、人禍、地變等未定之苦。這些災難什麼時候臨身,實在無法預料。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人生的真相,只有一個字,就是「苦」。當我們離開人世時,假使不能被阿彌陀佛救度到極樂世界,就會被業力牽引再輪迴六道,生來死去,無窮無盡,這才是真正的大苦。[/font]

[font=黑體]環境之苦,即是六道輪迴大苦,「六道」是我們娑婆世界的凡夫眾生,所遷流居住的六個地方,包括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三惡道」就是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font]

[font=黑體]「天道」的天人雖然五欲的生活比人間快樂,生命比人間長壽,但是不究竟。一但天福享盡,壽命將終,五衰現前,也要墮落,而且天上也有水、火、風三災之苦。[/font]

[font=黑體]「人道」之苦,世尊於《涅槃經》講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熾盛。」古德云:「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相信亡靈○○○居士,你在○○年的人生歲月中,所體會的一定很深刻。就以你所患的○○病來說,你在醫院○個月的治療,每天打針吃藥,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這種病苦折磨,阿彌陀佛都知道,他不忍心你受苦,所以才要救度你回歸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成佛之後,就不會再有生老病死了。[/font]

[font=黑體]「阿修羅道」的眾生,於天、人、畜生、餓鬼四趣皆有,大多由瞋怒、傲慢、疑惑等三因而受生。阿修羅雖有天之福,但無天之德,因瞋心重,經常與帝釋天鬥爭不休,故苦痛常起。[/font]

[font=黑體]「畜生道」的眾生很可憐,為求生存,不但大吃小、強凌弱,彼此互相殘殺吞噉,還會被人類宰殺烹食,非常痛苦。活著只知吃喝拉睡,一生毫無目的,生命也無意義。[/font]

[font=黑體]「餓鬼道」的眾生,長年累月沒東西吃、沒水喝,飢渴交迫,就算有食物、有水,也因業力苦報使然,難以受食,所以才叫餓鬼。我們一天不吃不喝就很難受了,鬼道眾生長年挨餓,其苦可想而知。[/font]

[font=黑體]「地獄道」是六道中最痛苦的地方,無時不刻都在受苦,沒有絲毫停止之時。地獄的眾生因罪業,承受著各種不同的刑罰,譬如寒冰烈火、刀山劍海、剁頭斬腳、剝皮抽筋、抱銅柱、下油鍋等等的痛苦。[/font]

[font=黑體]那麼,要如何才能避免墮落六道受苦呢?亡靈○○○居士,請你要仔細聽好,謹記在心,唯一的辦法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從你的內心至誠懇切的稱念,阿彌陀佛必然放光攝受你,接引你往生西方成佛。佛陀就像是我們的慈父,父親對孩子的關愛是主動而來的、是無微不至的、是毫無條件的;父親對孩子的呵護是天性自然的、是不求報答的、是完全付出的。孩子有苦難,父親一定很不忍心,必會設法為他解決痛苦。慈悲的阿彌陀佛也是如此,他不忍心亡靈○○○居士,你繼續在娑婆受輪迴之苦,所以才會為你建造西方極樂家園,毫無條件要接引你回去過著清淨快樂的生活。阿彌陀佛就是這樣慈悲護念亡靈○○○居士你呀!來,再來念佛,感念阿彌陀佛的慈悲恩德,不要辜負阿彌陀佛的苦心,一句一句的佛號至誠懇切的念念從心起,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肆、淨土的快樂[/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世尊告訴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生老病死的苦,有六道輪迴的苦,其目的是要我們知道苦,進而求出離苦。那什麼地方才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好地方呢?世尊為我們介紹了一個清淨、光明、快樂的淨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就是阿彌陀佛。為何稱為「極樂世界」?因為那個世界的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沒有絲毫痛苦,只有清淨快樂;快樂到極點,快樂到究竟,所以才叫「極樂世界」。它是怎樣的世界呢?如果你瞭解了,一定會很想去,我將來捨報離開人世,也要去哦!還有幫你助念的所有蓮友,他們通通都想去哦![/font]

[font=黑體]那西方極樂世界到底在什麼地方?世尊在《阿彌陀經》說:「從我們娑婆世界的西方,經過十萬億的國土,有一世界,名叫極樂。」以凡夫肉眼來看,十萬億國土雖然很遠,但你一念佛,乘佛願力,蓮台來迎,剎那便到。現在我就為你介紹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莊嚴、快樂:[/font]

[font=黑體]首先講「依報莊嚴」:依報就是人所居住的環境。極樂世界,寬廣無邊,環境幽美。晝夜六時雨諸天花,落英繽紛;各種妙花五彩十色,既香且美;落在地上,鋪成花毯,柔軟多彩,形狀極美,足履其上,身心舒適。天上則有羅網,皆是以純金縷著珍珠,及各式各樣的寶物裝飾,周圍垂掛寶鈴,顏色華美,光澤燦爛,覆蓋在樹林上,莊嚴美麗。[/font]

[font=黑體]地上是黃金鋪地,一塵不染,寬闊平坦,無有幽險,清淨光明,柔軟光耀。還有講堂、精舍、行樹、樓閣、蓮池,自地以上,至於虛空,所有萬物,皆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講堂、精舍,七寶莊嚴,自然化成,內有水池,外有樹林。珍奇寶樹,整齊排列,光輝赫奕,宛如明鏡,能夠顯現十方佛土。七寶樓閣,居住宮殿,美輪美奐,遠勝天宮。這些殊勝美妙的環境,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心,為亡靈○○○居士你所設施建立的呀![/font]

[font=黑體]此外,往生極樂世界乃是蓮花化生,蓮花在七寶蓮池生長出來,芬芳美妙,光彩耀眼。只要你在娑婆人間念一句佛號,七寶蓮池就同時生出一朵屬於你的蓮花,蓮花上面還標示你的名字○○○。如此妙花,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就的,阿彌陀佛就是拿著你的蓮花來接引你回歸淨土。只要阿彌陀佛現前,你就趕快登上蓮台,一剎那間,就往生到極樂世界了。[/font]

[font=黑體]七寶蓮池裡有八功德水,香甜甘美、澄淨清涼。你若喝了八功德水,不但能止渴療飢,還能長養聖胎、清除煩惱、開顯智慧,很快就能證悟大菩薩。蓮花與八功德水都是阿彌陀佛本願所莊嚴而成的,目的也是阿彌陀佛要成就亡靈○○○居士你呀![/font]

[font=黑體]西方極樂世界,四季如春,清朗涼爽,不冷不熱;沒有晝夜之分,也沒有日月星辰,全然一片光明,柔和清新。因為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眾菩薩都會舒放慈光。受到佛光普攝,自然業障消除,身心自在。這樣舒適、光明、安泰的環境都是阿彌陀佛要讓亡靈○○○居士你在快樂、自在、解脫的生活中成佛呀!阿彌陀佛真是大慈大悲![/font]

[font=黑體]第二講「正報莊嚴」:正報就是人的身心外相。你只要往生極樂世界,身相就與阿彌陀佛一樣,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也就是佛的莊嚴貌相。現在你的眷屬恭持阿彌陀佛的接引像在你面前,你看!彌陀聖像,慈眉善眼、五官端正、容貌柔和、威神無極,而且身相是紫磨黃金色,還會舒放光明哦!在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加持下,你很快就能證悟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得到神通自在、智慧圓滿、辯才無礙、光壽無量。而且所得之身是「金剛那羅延身」,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也就是不老、不病、不死之身,就是這麼好,我們才要去呀![/font]

[font=黑體]第三講「說法莊嚴」:在極樂世界,聽經聞法,隨心所欲,自在方便。除了阿彌陀佛、諸大菩薩講經說法外;天樂鳴空,音律優美,所奏妙樂,宣揚佛法。風吹行樹,演奏法音,使聽聞者,領悟真如,證得不退。化禽化鳥,出和雅音,演暢妙法,常讚三寶。八功德水,流注花間,其聲微妙,演說真理。不論有情無情,同宣無上妙法,只要你想聽什麼法,就有什麼法可聽。佛法就是能夠幫助我們離苦得樂,解脫生死,圓滿菩提,成就佛道。極樂世界聞法,如此殊勝方便,這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變化所作,目的就是要令往生淨土的眾生因聞法而速成佛道呀![/font]

[font=黑體]第四講「生活安樂」:在極樂世界,跟佛菩薩生活在一起,是何其悠遊;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是何等快樂。每天清早,拿著五光十色的妙花,乘神通力,到他方無數佛土去供養諸佛,乘神通力故,很快地就回到西方本國吃早餐,吃過飯後經行散步,生活過得快樂愜意,實在值得我們嚮往追求。[/font]

[font=黑體]第五講「所用如意」:在極樂世界,日用所需,稱心如意,食、衣、住、行,不需營造,起心動念,自然現前。[/font]

[font=黑體]吃的方面:想吃任何東西,只要一動念,佳餚美食,隨意而至;珍饈美味,充滿缽中;酸甜鹹淡,各種口味如你所願。吃完之後,各種飯具、缽器、茶几、寶座,自然化去,也不會遺留食物殘渣。飲食之後,身無屎尿,不必如廁,只覺身心暢快、舒適泰然。[/font]

[font=黑體]穿的方面:想穿任何華麗美妙、高貴典雅的衣服,只要一動念,虛空中自然就會飄下華服,穿在身上,不必裁縫,恰好合身。衣服既不褪色,也不沾塵垢,所以不必染色,不用洗濯。[/font]

[font=黑體]住的方面:所居住的樓閣是七寶宮殿,不但金璧輝煌,富麗堂皇;而且裝飾擺設,心想即成,大小隨意,自然受用。[/font]

[font=黑體]行的方面:你若想回來世間,護佑你的子孫,吉祥如意,富貴榮華,只要一動念,神足通就能使你滿願。你想要到任何國土,見佛聞法,上求下化,一動念頭,剎那便到。[/font]

[font=黑體]這一切都是阿彌陀佛為滿足淨土的眾生日用所需而成就的。阿彌陀佛為我們設想的實在太周到、太圓滿了。因此,亡靈○○○居士,只要你念佛往生,則淨土一切的殊勝莊嚴、清淨快樂,就可以完全享受到。來!跟著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伍、往生的方法[/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既然你已知娑婆世界的痛苦,應厭離世間疾苦;已知極樂世界的快樂,應欣求涅槃妙樂。那要怎樣才能往生淨土呢?世尊在經典中告訴我們: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方法是阿彌陀佛思惟了五劫所選取的,五劫是很長的時間。佛陀圓滿的智慧,對十方眾生的根器,瞭如指掌,也深知我們的需求,所以為我們考慮得很周到、很詳盡。因此,「佛號」是阿彌陀佛在經歷五劫漫長的思惟中,深知一切眾生的苦楚、辛酸、悲痛,毅然弘發超世的大願,以救度一切眾生;並且經過兆載永劫的苦修苦行、捨身捨命,代眾生受苦,替眾生擔罪,而將這份千辛萬苦得來的果實「南無阿彌陀佛」無上功德,無條件迴施給眾生,使眾生能以最直捷、最簡單、最容易的方式,就是一念信受稱念,便蒙受救度往生西方,進而必定成佛。[/font]

[font=黑體]當然,亡靈○○○居士,你是什麼根器的眾生,阿彌陀佛在五劫思惟,想要救你的時候,就清楚明白,也考慮到了。只要你願意去、你想去,就決定可以去。因為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絕對能救你,決定會救你。你一念信受,就是領受名號的真實無上功德,這功德是佛主動要給你的,而且是想盡辦法要給你的。阿彌陀佛就是藉著你的眷屬幫你念佛,藉著我為你說法助念的因緣,要將名號功德迴施給你呀!這就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心願,千萬不要辜負佛陀的用心良苦。來!跟著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阿彌陀佛在未成佛以前的法藏菩薩發願說:「若我成佛道,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意思是說:「我法藏菩薩將來如果成佛,我的佛名叫無量壽,眾生聽聞我的名號解脫之道,而信受稱念,全部都可以往生到我的國土,沒有一個會被遺漏。」所以我為亡靈○○○居士你說法,就是講這句佛號可以使你往生成佛的道理,勸你任憑阿彌陀佛的救度,隨順阿彌陀佛的接引。阿彌陀佛發願要用名號救度你,你只要仗著名號願力,絕對能往生。因為名號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力、有真實無上的功德力、有絕對救度的本願力,這是古佛示現的法藏菩薩,為救度一切眾生所成就的力量。這句名號救度十方眾生的力量不可思議、廣大無邊,上能度等覺菩薩,下能救地獄眾生。故法藏菩薩成就了救度一切眾生的威神力、功德力、本願力,才得以成佛,佛號叫「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所以世尊在《無量壽經》開示第十八願成就偈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可以使聞信名號的眾生,想要往生西方極樂,決定通通往生彼國,無一遺漏;自然證得不退轉的大菩薩,乃至成佛。」[/font]

[font=黑體]本願是因,本願力是果;要信靠本願力,當然要先瞭解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原本就是要救度亡靈○○○居士你呀!因此你要仔細聽聞,用心體會。[/font]

[font=黑體]阿彌陀佛在因地時,未成佛以前叫「因地」,他原本就是久遠實成的古佛,「佛」本就是大慈大悲的大聖者,他不忍眾生受苦,為救度眾生而倒駕慈航,乘願再來,示現國王,聽聞當時世自在王佛講經說法,聽聞之後,法喜充滿,發心出家,法號叫「法藏」。[/font]

[font=黑體]法藏菩薩看到我們凡夫眾生,煩惱無邊,痛苦無量,在六道輪迴,受盡苦楚,所以超發四十八大願要來救度我們。他就是看到亡靈○○○居士,你受人生種種的生老病死苦,內心感同身受,悲傷痛苦,因此發願要救度你呀!佛陀好比是我們的慈父,視一切眾生都是他的孩兒,世尊在《法華經》說:「一切眾生,皆是我子,我便是父,應拔其苦難。」亡靈○○○居士,你在世時,為人父親,每天辛勤工作,努力賺錢,就是為了扶養兒女,讓他們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佛陀憐愍我們,就如同父母關愛子女一般,佛陀對我們的救拔,是希望我們的神識,能得到永遠的解脫。所以他發願、修行,要建立一個圓滿、清淨、莊嚴的淨土世界,迎接我們回歸安住,過著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font]

[font=黑體]這四十八願當中,誓言救度十方眾生的有三願,這三願就是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願。其中,第十八願與我們有最密切的關係,這一願是阿彌陀佛的真實願,是要救盡十方三世眾生的根本願,是阿彌陀佛無盡的悲心、無限的慈愛,要救度亡靈○○○居士你,往生西方成佛的願。所以對你太重要了,我慢慢說,你仔細聽![/font]

[font=黑體]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佛之前真心發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意思就是說:「假使我法藏菩薩將來成佛,十方的眾生,只要想往生到我的淨土世界,乃至他只念十句的南無阿彌陀佛,我若不能將他接引往生,我就不成佛。」世尊在《阿彌陀經》告訴我們:「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十劫是很長的時間,而我們一直到今生還在人世,不出三界,這應是過去無緣遇到彌陀本願的救度。現在亡靈○○○居士,你很有福報,得遇了,務必要好好把握這殊勝難得的法緣,一心念佛,信順阿彌陀佛的願力,任憑阿彌陀佛的救度。[/font]

[font=黑體]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誓言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包括三聖與六凡。「三聖」就是菩薩、辟支佛、阿羅漢。「六凡」就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因此,不論聖人凡夫、出家在家、富貴貧賤、聰明駑鈍、男女老幼、茹素吃葷、生前死後,只要信受本願、稱念名號,就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在《淨土聖賢錄》裡記載許多畜生道的眾生,如九官鳥、鸚鵡、雞、鵝等念佛往生的事實。連畜生念佛都可以往生了,我們念佛怎會不往生呢?佛陀是滿分的大悲人,只要你願生極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自然就能蒙受阿彌陀佛放光普攝,接引往生。來!跟著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對現前亡靈○○○居士你絕對的救度,因為名號的功德是阿彌陀佛修成的,是阿彌陀佛的真如法體,是阿彌陀佛迴施給十方眾生作往生的內因。有因也要有緣,才能產生果報。緣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受,光明是名號的功德妙用。內因外緣都具足了,必定產生果報,果報就是決定使你往生成佛。[/font]

[font=黑體]「本願名號」是大慈悲父阿彌陀佛,聲聲對亡靈○○○居士你的呼喚:你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你,你有罪業,我不嫌棄你,原本我就是要救你。「本願名號」也是大慈悲父阿彌陀佛,殷殷對亡靈○○○居士你的關懷:我會救你,我要救你,你有惡業,我不捨離你,原本我就是要救你。「本願名號」更是大慈悲父阿彌陀佛,切切對亡靈○○○居士你的思念:可憐的佛子,快回來吧!回到我的身邊,不要再迷戀紅塵,不要再沉淪苦海。阿彌陀佛左手拿著蓮花,右手垂手就是要接引你往生佛國,蓮花化生。慈眸守望你,已等了十大劫了,站立苦候就是要救度你的急切心情呀![/font]

[font=黑體]阿彌陀佛的苦修苦行,只希望亡靈○○○居士你讓他救度。阿彌陀佛的捨身捨命,只盼望亡靈○○○居士你讓他接引。他五劫的思惟發願,兆載永劫的修行,無上的功德,就期待此時要迴施給你,就等待此刻你來領受。因為阿彌陀佛擔心你再墮落三途,憂心你再輪迴六道。因為阿彌陀佛不願你再流浪生死,不忍你再受苦受難。亡靈○○○居士,請你不要讓阿彌陀佛的悲願白發,不要讓阿彌陀佛的苦行白修,不要讓阿彌陀佛流淚空望,不要讓阿彌陀佛滴血空等。[/font]

[font=黑體]大慈悲父阿彌陀佛,用一句一句佛號,呼喚亡靈○○○居士你:佛子,回來吧!回來故家園,回到我的身邊,不要再浪跡三界,不要再飄蕩六道。來!請你繼續念佛,一句一句的佛號,從你的內心回應著阿彌陀佛的呼喚,順著佛陀的悲心,歸回淨土故里,阿彌陀佛一定會帶著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來接引你往生西方。[/font]

[font=黑體]最後特別叮嚀你,除了西方三聖以外,任何你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想要帶你去,千萬不能跟他們去,因為他們會帶你去六道輪迴受苦。如果是阿彌陀佛來了,光明攝受,慈悲加祐,你自然就會知道,阿彌陀佛具有善巧方便,會讓你認識他,請你不必擔心。在此,我誠心祝福你,上生佛國,早成佛道。來!跟著大家繼續念佛,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開示範例之二(此例為通例,適用學佛者)[/font]

[font=黑體]此例開示綱要:[/font]

[font=黑體]前言:請聖、以引磬帶領亡靈念佛十聲、略明助念緣起。[/font]

[font=黑體]壹、省思人生的意義[/font]

[font=黑體]一、生從何來,死往何去?[/font]
[font=黑體]二、世出世間,誰能依靠?[/font]

[font=黑體]貳、六字洪名的力用[/font]

[font=黑體]一、名號的由來:願行成就。[/font]
[font=黑體]二、名號的意義:善導六字釋。[/font]
[font=黑體]三、與自己的關係:機法一體。[/font]

[font=黑體]參、十二光佛的攝取[/font]

[font=黑體]一、光明遍照,念佛眾生。[/font]
[font=黑體]二、十二佛光,妙用各別。[/font]

[font=黑體]肆、佛視眾生為愛子[/font]

[font=黑體]一、諸經之父子喻。[/font]
[font=黑體]二、法華之窮子喻。[/font]

[font=黑體]後記:勸勉、祈願文[/font]

[font=黑體]請聖[/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西方接引導師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大悲觀世音菩薩[/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大力大勢至菩薩[/font]
[font=黑體]以引磬帶領亡靈念佛十聲[/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請你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加持,來臨靈前聆聽我為你宣說佛理妙法。我們是本願山彌陀助念團的蓮友,我是佛弟子本願行者○○居士,今日應你家親眷屬的邀請,前來幫你助念,為你宣說阿彌陀佛本願救度妙法,目的是要幫助你離苦得樂,往生西方,這是我的榮幸,也是你的福報。你有這助念善緣,是你陽上眷屬的誠心邀請,也是諸位蓮友的發心,更是你的宿善深厚,才能感召如此殊勝法緣;同時這也是阿彌陀佛為救你而巧妙的安排,希望你好好把握一心諦聽,自然就能獲得佛法真實的利益。[/font]

[font=黑體]首先,我帶你來稱念十句佛號,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力,讓你不安、恐懼、徬徨的心能安詳、寧靜、鎮定下來,平心靜氣聆聽我為你述說這不可思議的本願救度妙法。如何仗佛神力呢?就是稱念佛號,因為佛號法體帶有光明攝受之妙用,體用一如。來!請你隨著蓮友大眾及你的家親眷屬,跟著引磬清亮悅耳的法音,一句一句的佛號從你的內心至誠懇切稱念出來,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壹、省思人生的意義[/font]

[font=黑體]人生誰都是過客  相守百年也是夢[/font]
[font=黑體]世上萬般帶不去  一雙空手見閻羅[/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請你一心諦聽,細觀吾人世間浮生之相,如夢如幻,非真非實,雖有長壽短命之別,富貴貧賤之差,但終歸難免一死,撒手人寰,無奈地與家親眷屬死別。在這短暫的人生,我們生從何來?人生的意義為何?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死後又往何處去?很少人會去思惟,只為眼前生計,營求萬般;只為家庭事業,奔波忙碌;無怪乎古德感嘆言:「舉世皆從忙裡過,誰人肯向死前修。」[/font]

[font=黑體]我輩凡夫,縱然一生,權傾天下,不可一世;名揚四海,聲威遠播;家財萬貫,富可敵國;夫妻情深,子孝孫賢;康健硬朗,長命百歲。可是,一但死去,猶如旅途過客,暫居一時;恰似電光石火,剎那一瞬。因此,世尊告訴我們,人命在呼吸之間;古德告誡我們,人生猶如一場夢。就以亡靈○○○居士你而言,你於○月○日○ 時,已經捨報離開人世,你的世壽是○○歲,雖說長命百歲,福壽全歸,但與極樂世界永生不死相較,豈不猶如一陣猛風,快速吹過;豈不恰似晨間露水,日出便失。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的短暫脆弱,虛幻不實。人死了就是夢醒了,夢醒了方知全是一場空,不論夢裡是悲歡離合、恩怨情仇,或是爭權奪利、貪愛逐情;原來一生,百計徒勞枉費心,千算無功虛營身。試問:無常一到,死神降臨,金銀財寶,榮華富貴,誰人帶走?大命將終,垂垂待死,權位勢力,功名利祿,誰人帶走?茫忙一生,又得到什麼?勞碌一世,又為了什麼呢?到頭來,隨業流轉,頭出頭沒,虛生浪死,往返六道;甚至墮入地獄,面見閻羅,受刑受罰,苦楚無量。[/font]

[font=黑體]因此,人生的真相,不能不知道;生死的事實,不能不面對;生命的解脫,不能不追求。吾人痴迷貪求五欲,迷戀紅塵,不知本有佛性,與佛無二,經由念佛可以轉凡成聖,成佛作祖,化短暫為永恆,化痛苦為快樂。曠劫以來,生生世世,六道輪迴,或生為天人,暫享假樂;或降生為人,苦多樂少;或投胎畜生,任人宰殺;或出生鬼道,飢渴難熬;或墮入地獄,受苦無量。幸有一位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他看清我們在三界火宅內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他了解我們在六道輪迴中想出離生死的需求。因此,主動為我們發願修行,建立了清淨、莊嚴、快樂的西方極樂世界,毫無條件要接引我們回去,過著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阿彌陀佛五劫的發願,就是時時在悲念我們長淪惡道的痛苦,心焦如焚,急欲解救;阿彌陀佛永劫的修行,就是刻刻在哀愍我們尚未了辦的生死,牽腸掛肚,切念拔度。阿彌陀佛就是藉著我為你念佛的因緣,大悲殷勤,蓮台來迎,垂手接引你往生淨土,永離六道輪迴,同證無量光壽。[/font]

[font=黑體]現在,請你放下世間的一切凡塵俗事,一心念佛,阿彌陀佛必會放光攝受你。受到佛光的照耀,你就不再恐懼不安、徬徨無助了,內心自然會清涼自在,解脫痛苦。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勸勉我們:「常思地獄苦,生起念佛心。」不念佛名,隨業流轉,必墮地獄;稱念佛名,乘佛願力,必生極樂。地獄諸苦,不可不懼;淨土諸樂,不可不欣。無奈痛苦的人間道與清淨快樂的西方路,就看你如何選擇?肉身雖死,靈魂不滅,此時此刻,你最清楚。既有佛性,可成佛道,只因痴迷,走錯方向,流浪生死,豈不憾哉!人生至此,應該深念無常,勿貽後悔。[/font]

[font=黑體]淨宗十二祖徹悟禪師開示說:「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冷靜深思,世出世間,誰能給我們安穩的依靠?誰能給我們真實的幸福?誰能給我們究竟的快樂?誰能給我們永恆的生命?任何人都不能,唯有阿彌陀佛。是故,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光明,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救主,我們的生命。不念「南無阿彌陀佛」,念誰?[/font]

[font=黑體]急忙忙浮生如電  痛煞煞輪迴千遍[/font]
[font=黑體]浪滔滔苦海無邊  一心心把彌陀念[/font]

[font=黑體]來,請隨大眾一起稱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貳、六字洪名的力用[/font]

[font=黑體]四十八願所成就  成為正覺之彌陀[/font]
[font=黑體]若能歸信此佛者  必定往生不須疑[/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請你繼續一心諦聽,現在你已知道,念佛能夠蒙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往生西方,畢竟成佛。可見吾人解脫生死、了辦大事,全是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的力用。因此,你若了解名號的由來、意義、與自己的關係,就更能體會阿彌陀佛的悲心願力,與阿彌陀佛相契相應,一體同心。我為你略說,請你用心體會。[/font]

[font=黑體]首先,講名號的由來。萬德洪名六字佛號,乃源自法藏菩薩本願而來,本願就是因地所發誓願。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乃是古佛示現,佛乃是滿足大悲人,為拔除我等生死根本,倒駕慈航,乘願再來,示現為國王,在當時住世教化眾生的世自在王佛座下,聽經聞法,聞法後法喜充滿,於是棄國捐王,行作沙門,法號法藏。法藏菩薩於五劫思惟,發了四十八大願,一一願無非要成就無為涅槃的淨土世界,供我們安身立命;一一願無非要成就萬德圓滿的六字洪名,救我們上生佛國。為圓滿成就四十八大願以攝受眾生,法藏菩薩於不可數計永劫時流,廣修六度萬行,捨身捨命,功德賜予業重之我等;流血流淚,哀傷感嘆未歸之我等。法藏菩薩歷盡了千辛萬苦、精進修行,終於圓滿了六度萬行,完成了四十八大願,建立了清淨莊嚴、殊勝快樂的極樂世界,因而成佛,佛號叫「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其次,講名號的意義。淨宗第二祖善導大師,古來被公認是阿彌陀佛所化現,他在《觀經四帖疏》解釋六字洪名的意義:「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歸命即是「信」,發願迴向即是「願」,行即是「行」。信願行是往生西方的三資糧,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當中,圓滿具足。因此,稱念佛名求願往生,自然具足三資糧,善導大師非常肯定地說:「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善導大師所說的,就是等同阿彌陀佛所說的,值得我們採信依據。佛言不信,何言可信?從善導大師的「六字釋」得知:名號的意義就是「信願行,我救你。」這樣的解釋充份流露彌陀救度眾生的悲心,符合如來發願之本意。因此,名號就是阿彌陀佛對亡靈○○○居士你說:我要救你,我本來就要救你,你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你,不要顧慮,也不要懷疑,隨著我的呼喚聲,踏上歸回故國家園的路途,一路上我會光明攝護你,愛心呵護你,使你身心柔軟,清涼自在,往生淨土,蓮花化生。[/font]

[font=黑體]最後,講名號與自己的關係。果地名號既由因地發願而來,法藏菩薩因地發願,誓救十方眾生的真實願乃第十八願,法藏菩薩於佛前發願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從第十八願得知:阿彌陀佛在五劫的思惟當中,選取以名號救度十方眾生,往生西方;於兆載永劫的修行,乃是代替十方眾生完成真實無上的願行功德,納入名號要迴施給十方眾生,成就佛道。所以,凡是聽聞、信受、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不簡貴賤緇素,不分男女老幼,不問修行久近,不論造罪多少,不管生前死後,通通都會被阿彌陀佛救度到西方,當然也包括亡靈○○○居士你。何以念佛必定往生?蓋「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願成就故。因此,彌陀與我們的關係,是機法一體,生佛不二,彌陀以眾生的往生為正覺之果,眾生以彌陀的正覺為往生之因,彼此成一體,流同一血液,呼同一鼻息。[/font]

[font=黑體]彌陀因地的法藏菩薩,為成就覺體之神妙力用,能自由自在救度十方眾生,令得往生真實報土,故弘發「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言。此即是:為了使你能往生成佛,我必須成佛;為了使我必定能成佛,必須使你能往生成佛;使你成佛是我成佛的心願,我成佛是你成佛的依靠;你我成佛,一體不離,如共命之鳥,相依相存。[/font]

[font=黑體]「往生」乃是眾生當來之所得;「正覺」乃是彌陀成佛之果德。佛欲令眾生往生而成就自己果德,眾生依佛正覺之果德成就自己往生。若不能令眾生往生者,彌陀之正覺則不成就;佛之正覺不成就,眾生之往生則不成就。日本淨土開宗祖師法然上人於《和語燈錄》云:「永劫之修行,此為誰哉?功讓未來之眾生;超世之悲願,又何意乎?志賜末法之我等。我等若不得往生者,佛豈得成正覺乎?佛既已成正覺,我等亦當得往生。我等之往生者,依佛之正覺;佛之正覺者,依我等之往生。若不生者之誓故知;不取正覺之言無謬。」故往生與正覺,相待相成,其體即一,而非別物,故名機法一體。[/font]

[font=黑體]瞭解了名號的由來、意義、與自己的關係,便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大願業力,盡在名號。因此,亡靈○○○居士,只要你念佛,必得往生;只要你願生,必定往生。[/font]

[font=黑體]如來本願非虛誑  眾生念佛不虛空[/font]
[font=黑體]便就今朝成佛去  樂邦化主必迎來[/font]

[font=黑體]來,隨著大眾一起稱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參、十二光佛的攝取[/font]

[font=黑體]彌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font]
[font=黑體]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請您繼續一心諦聽,釋迦如來在《無量壽經》讚歎阿彌陀佛言:「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為何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因為阿彌陀佛所發的超世大願,乃是十方三世諸佛當中第一。是故,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往生成佛是果報,欲求果報,必須因緣和合,方能成就。往生西方的因緣,全在六字洪名當中。阿彌陀佛要救度眾生,以他的名號讓眾生稱念作為往生的內因,眾生一稱念,名號法體自然產生妙用,這妙用就是光明攝受念佛之人;因此,阿彌陀佛要接引眾生,以他的光明攝受念佛眾生作為往生的外緣。有內因有外緣,自然產生果報,果報就是阿彌陀佛接引念佛之人,回歸西方,成就佛道。所以,亡靈○○○居士,只要你信佛因緣,念佛名號,必定往生,決定往生。[/font]

[font=黑體]釋迦如來在《無量壽經》介紹阿彌陀佛十二光明後言:「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這意思就是說:若有眾生受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受,就能三毒消滅,身心柔軟,歡喜踴躍,生起往生極樂世界的善心;就算在三塗受苦的眾生,受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普照,也不再苦惱,通通蒙受阿彌陀佛的救度,解脫三塗苦難。三塗受苦的眾生念佛,都能得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救度,何況亡靈○○○居士,你平生雖無皈依三寶,但或多或少也有念佛,怎會不往生呢?[/font]

[font=黑體]釋迦如來又說:「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這意思就是說: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無量功德,而至誠懇切、精進不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隨心所願,往生彼國。亡靈○○○居士,你現在已經聽聞到阿彌陀佛的本願妙法,如果至心念佛,願生西方,必能蒙受阿彌陀佛的垂手接引。因此,善導大師云:「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這意思就是說:不論善或惡的凡夫,能夠往生西方,都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乃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當中,名號具足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願心功德。所以,聽聞名號的意義,信受本願,稱念佛名,可以獲得阿彌陀佛的救度。[/font]

[font=黑體]現在我為你略說十二光佛的名義:[/font]

[font=黑體]第一無量光佛:此光明無有限量照徹三世,即不論生在何時的眾生都能救度;故亡靈○○○居士,你現在念佛,就能得到阿彌陀佛無量光明的照徹,使你身心柔軟。[/font]

[font=黑體]第二無邊光佛:此光明無有邊際普照十方,即不論生在何處的眾生都能救度;故亡靈○○○居士,無論你在何處念佛,都能得到阿彌陀佛無邊光明的遍照,使你自在解脫。[/font]

[font=黑體]第三無礙光佛:此光明所照,一切都無能障礙,不為眾生之煩惱惡業所遮障,而能絕對救度一切眾生;故亡靈○○○居士,不論你的業障重或輕,只要你念佛,就能得到阿彌陀佛無礙光明的普攝,使你清涼自在。[/font]

[font=黑體]第四無對光佛:此光明乃一切神光無可比對,又可化解冤懟;故亡靈○○○居士,只要你念佛,阿彌陀佛的無對光明不但照耀你,也照耀你的冤親債主,使你消冤解孽。[/font]

[font=黑體]第五炎王光佛:亦號光炎王,是表示此光明自在無上,在三途黑闇眾生,蒙佛光所照,定得解脫者,即此光明之益;故亡靈○○○居士,只要你念佛,阿彌陀佛就以炎王光明消除你的煩惱,使你身心無礙。[/font]

[font=黑體]第六清淨光佛:清淨的光明從阿彌陀佛無貪的功德善根生,以此光明對治眾生的貪欲;故亡靈○○○居士,只要你念佛,阿彌陀佛就以清淨光明攝受你,對治你的貪欲心。[/font]

[font=黑體]第七歡喜光佛:歡喜的光明從阿彌陀佛無瞋的功德善根生,以此光明滅卻眾生的瞋恚;故亡靈○○○居士,只要你念佛,阿彌陀佛就以歡喜光明加持你,滅卻你的瞋恚心。[/font]

[font=黑體]第八智慧光佛:智慧的光明從阿彌陀佛無痴的功德善根生,以此光明破除眾生的愚痴;故亡靈○○○居士,只要你念佛,阿彌陀佛就以智慧光明照攝你,破除你的愚痴心。[/font]

[font=黑體]第九不斷光佛:此光明常照不斷,攝受正信念佛之眾生;故亡靈○○○居士,只要你念佛,信受本願,阿彌陀佛就以不斷光明常照你,使你時刻沐浴在佛光中,歡喜踴躍。[/font]

[font=黑體]第十難思光佛:此光明之威神力,非眾生心思可及;故亡靈○○○居士,只要你念佛,阿彌陀佛就以難思光明普攝你,使你雖不知往生之理,卻能得到往生之實。[/font]

[font=黑體]第十一無稱光佛:此光明之威神力,非眾生言說可及;故亡靈○○○居士,只要你念佛,阿彌陀佛就以無稱光明照射你,使你吉祥如意,任何眾生的言說讚歎都不能窮盡。[/font]

[font=黑體]第十二超日月光佛:此光明能調熟疑惑之人成明信之人,普照八方上下無所障礙,所以遠勝日月之光;故亡靈○○○居士,只要你念佛,阿彌陀佛就以超日月光明調熟你,使你成為明信佛智之人,得生報土。[/font]

[font=黑體]相好彌多八萬四  一一光明照十方[/font]
[font=黑體]不為餘緣光普照  唯覓念佛往生人[/font]

[font=黑體]來,請隨大眾一起稱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肆、佛視眾生為愛子[/font]

[font=黑體]此界一人念佛名  西方便有一蓮生[/font]
[font=黑體]若欲往生淨土中  此花還到此間迎[/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請你繼續一心諦聽,釋迦如來在《法華經》言:「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皆是我子,我即是父。」在《無量壽經》言:「我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於父母念子。」在《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言:「諸佛常住平等三昧,等視眾生猶如一子。」在《楞嚴經》言:「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在《涅槃經》言:「如來為眾生,常作慈父母。」在《大集月藏經》言:「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font]

[font=黑體]從以上經文得知:佛視眾生為愛子,時時慈心憐愍,處處悲心救苦,故《觀佛三昧經》言:「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我們就是長劫在三界流浪的孤兒,阿彌陀佛就是累劫找尋我們的慈父,釋迦如來在《法華經》說了一個窮子喻,很值得我們深思,我為你述說,請你用心體會。[/font]

[font=黑體]譬如有一人,年紀幼小時,就捨棄他的父親離家出走,流浪外國,一直到五十歲,年齡既大,力氣日衰,也就更加窮困,四方奔走,以謀求衣食,漸漸遊行,不知不覺走回了本國。他的父親從孩兒離家出走後,到處尋找,怎樣也不見蹤跡,只好在一城中住下來。他家非常的富有,財寶無量,各大倉庫,都堆積得滿滿的,奴僕、佣人也很多,金錢出入,遍及各國,生意人往來也很多。[/font]

[font=黑體]當時這貧窮的兒子,到處流浪,遊走於各村落,歷經大城小鎮,不經意的來到他父親居住的城中。父親雖常思念他的兒子,與子離別已經五十多年,但從不曾向人提及,只是自己常常思念,心中感到很悔恨,心想:「自己已經老了,來日不多,這麼多的金銀珍寶財物,可是沒有兒子,一旦命終,無人繼承。」所以每日更加殷切的想念出走的兒子。他又這樣想:「我若找到兒子,將財產交給他,也就安心快樂,無憂無慮了。」[/font]

[font=黑體]那父親正殷切思念兒子的時候,這流浪的兒子,也因貧窮困苦,無依無靠,為謀求衣食,輾轉受人雇傭,到處尋找工作,恰巧找到他父親家裡來,悄悄站在門側,遠遠望見他父親,坐在獅子床座上,腳踏寶几,許多的高官貴族等皆恭敬的圍繞著他,而且身戴價值千萬的真珠瓔珞,更有吏民、僮僕,手執白拂,左右侍立,並以香水洒地,散佈各種名貴鮮花,羅列各種寶物。有這樣的種種排場,威德巍嚴,顯得特別尊貴。[/font]

[font=黑體]窮子眼見他父親有這樣大的勢力,心想這可能是位國王,或是與國王相等的大人物,不是我工作謀食的地方,不如轉往較貧賤的地方,有較多出賣勞力的機會,容易獲得衣食所需,如果停留這裡太久,可能會受到逼迫,強令我工作,這樣一想,於是拔腿就跑。[/font]

[font=黑體]當時大富長者,在獅子座上,遙見其子,一眼就認出來了,心裡非常歡喜:「我常思念這個兒子,正愁沒法找到,今天卻忽然自己回來了,豈不是天從人願嗎?」於是立刻派人急追,務必將他帶回來。當時使者遵照大富長者的吩咐,立即追趕捉拿。窮子驚恐萬分,愕然不知如何是好,不禁大喊:「冤枉」,口稱:「我又沒有冒犯王法,為什麼要捉拿我?」這時使者緊急追趕,強押著他回來。窮子心想:「我既沒有犯罪,卻被囚禁,必定難以活命了。」因此,感到驚惶恐怖,竟嚇得魂飛魄散,昏倒地上。[/font]

[font=黑體]他父親遠遠的看到這種情形,心生憐憫,告訴使者說:「我不需要這個人,不必強迫他來,你用冷水洒在他的臉上,使他清醒過來,不要再和他說什麼,讓他走吧!」他父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知道自己的兒子意志下劣,窮途潦倒,流浪太久,哪裡見過這種排場?自知太豪華尊貴了,雖然有心相認,但他這流浪的窮子,反而驚疑恐懼,難以承當。長者仔細審察,確定是他從前出走的兒子,因而方便進行,也暫不對別人說,他就是自己走失的兒子。[/font]

[font=黑體]追拿他的使者,等他清醒後,也只好告訴他說:「你不要怕,我現在放你走,你願到哪裡就去哪裡,不會再有人捉拿了。」窮子聽了如獲大赦,非常歡喜,忙從地上爬起,往貧窮地方而去,希望找到勞力工作,以求衣食。長者眼見兒子去後,想要誘引他自己回來,不得不善巧方便,於是秘密派遣兩個最親近的人,打扮形容憔悴,不像有什麼威儀德望的樣子,穿著裝扮也像工人,親自吩咐他們說:「你們二人到這窮子那裡去,慢慢為他介紹,說這裡有工作做,而且工資比別處高出一倍,窮子如願意來工作,你們就帶他來,若是問你們是什麼樣的工作,就說是雇他清除糞便,你們也和他一起工作。」[/font]

[font=黑體]二人聽了長者的吩咐,立刻就去尋找流浪的窮子,依照長者的話,一一說給他聽。窮子果然願意跟他們來做清除糞便的工作,而且先取得應得的工資,然後才為主人除糞。他父親見兒子樂於粗重污穢的工作,心生憐憫,也怪兒子為何這樣下劣。過了些日子,又一次於窗戶中,遠遠看著兒子,見他身體瘦弱,形容憔悴,滿身是糞土灰塵,骯髒不堪,心中非常不忍,因此立刻脫出身佩的瓔珞,華貴細軟的衣服,取下珍貴的裝飾寶物,換上粗布的破舊衣服,也洒上一些灰塵,右手拿著清除糞便的器具,裝作一副畏縮的模樣,看起來好像一個純樸的老管家,走到他工作的地方,並對工作的大眾說:「你們要勤奮的工作,不得偷懶懈怠。」[/font]

[font=黑體]以這方便的緣故,才得以接近他的兒子,然後又獨對他的兒子說:「喂!男子,你以後就常在這裡工作好了,不要再到別處去,我會加你工資,你生活各項需要的物品,只管向我老頭說就好了,如有需要,我會給你,你安心的在這裡工作,我就像你的父親一樣,你不必再有什麼憂慮的,我為什麼這樣的關心你呢?因為我已年老,而你正在少壯之時,看你平時工作也很勤勞,沒有欺瞞懶惰的行為,也不見你有瞋恨怨言,不像其他的工人,從現在起,你就如同我親生的兒子一般。」[/font]

[font=黑體]當時長者更為他取字名之為兒。此時流浪窮子對這幸運的際遇,雖然感到欣喜,但是仍覺得自己不過是流浪至此,一個暫時受雇的下賤工人,因為這個緣故,二十年中,常使他做除糞的工作。二十年後,那時長者已有疾病,自知已不久人世,因此對窮子說:「我現有很多金銀財寶,各倉庫都堆滿了,其中多少數目,所應該收入或支出的,你都很清楚,我這樣用心,你應當能體會我的意思,為什麼要對你這樣用心?因為我現在將所有一切交給你掌管,我的就是你的一樣,你應該用心管理,不要讓這些財物耗散了。」[/font]

[font=黑體]當時窮子聽了長者的教誨和咐囑,領管眾多的財物,以及金銀財寶等庫藏,而沒有希求取得一餐的意念。他的休息處,依然是在粗陋的工寮,自卑心理,也沒有完全消失。這樣又過了一段時日,父親在臨終前,命令其子,通知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等都來家裡聚會,他就當著親族等大眾宣告說:「諸君當知,這人就是我親生的兒子,從前在某城,捨離我而出走,孤苦零丁,在外辛苦了五十多年,他本來的名字叫某某,我就是某人,從前來到本城,懷著憂急的心情,探尋我兒的下落,數十年來沒有獲得蹤跡,現在忽然在此相會,失而復得。他確實是我的兒子,我是他真正的生父,現在我所有的一切財物,都由我兒繼承,完全歸他有,關於財物的出納,我兒也知道得清清楚楚。」這時窮子聽了父親這樣宣告,實在太歡喜了,這是有生以來做夢也不敢想的,他心裡這樣想:「我本無心也不敢希求這樣龐大的財富,現在這樣多的寶藏,竟自然而得。」[/font]

[font=黑體]窮子喻中的大富長者,即譬如阿彌陀佛大慈悲父。年少離家流浪他鄉的窮子,即譬如一念無明輪迴六道的眾生。大富長者家財萬貫,大富大貴,即譬如西方極樂依正莊嚴,大富大貴。長者經常思念兒子,即譬如彌陀經常思念眾生。長者欲將財產交付其子,即譬如彌陀欲將名號功德迴施眾生。窮子眼見父親大勢力,內心害怕拔腿就跑,即譬如眾生見淨土依正莊嚴,內心下劣不敢希求。長者善巧誘引窮子回家工作,即譬如彌陀方便引導眾生廣行六度。長者為窮子取名為兒,即譬如彌陀視眾生為孩兒。長者請國王大臣作證,財產繼承,必定真實,即譬如彌陀請十方諸佛證誠,信受名號功德,必定往生。長者主動尋子將財產宣告歸兒所有,即譬如彌陀主動將名號功德迴施眾生所有。窮子心想,我本無心也不敢希求寶藏,竟自然而得,即譬如眾生本無心也不敢希求名號功德,竟自然而得。[/font]

[font=黑體]聽完了這個譬喻故事,我們應當感念彌陀慈父的苦心,不要再流浪三界了,不要再窮苦過日了。西方淨土本就是我們的家園,名號功德本就是彌陀要迴施給我們的,領受名號功德,回歸淨土故里,是阿彌陀佛殷切盼望的。希望亡靈○○○居士,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不要再讓彌陀慈父慈眸憐視苦等你,垂手臂酸久候你。[/font]

[font=黑體]現在我代替你的家屬,真誠祈願阿彌陀佛救度你,請你一心信受領納體會:[/font]

[font=黑體]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請您慈悲護佑亡靈○○○,使其免去中陰的生滅苦境,離苦得樂。[/font]
[font=黑體]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請您光明普照亡靈○○○,使其消除眼前的無明黑暗,身心安泰。[/font]
[font=黑體]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請您憐愍救度亡靈○○○,使其脫離六道的生死輪迴,超凡入聖。[/font]
[font=黑體]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請您蓮台接引亡靈○○○,使其往生涅槃的淨土佛國,成就菩提。[/font]

[font=黑體]西方化主度迷情  佛力加持道易成[/font]
[font=黑體]撒手便往西方路  最初一步念佛行[/font]

[font=黑體]來,請隨大眾一起繼續念佛,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開示範例之三(此例為實例,適用自殺者)[/font]

[font=黑體]此例開示綱要:[/font]

[font=黑體]前言:請聖、以引磬帶領亡靈念佛十聲、略明助念緣起。[/font]

[font=黑體]壹、助念佛號的目的[/font]

[font=黑體]一、離苦得樂,往生成佛。[/font]
[font=黑體]二、讚歎亡者平生聞法、念佛、朝山。[/font]

[font=黑體]貳、稱念洪名的利益[/font]

[font=黑體]一、當坐道場,生諸佛家:引《觀經》芬陀利華文。[/font]
[font=黑體]二、為得大利,具足功德:引《大經》付囑彌勒文。[/font]

[font=黑體]參、體會人世的痛苦[/font]

[font=黑體]一、亡者上吊自殺:原因為四肢酸痛,經常失眠,憂鬱不解,身心不安,延醫無效。[/font]
[font=黑體]二、針對病苦勸慰:舉佛言祖說與自身病苦,勉勵知苦要離苦,念佛能了苦。[/font]

[font=黑體]肆、領悟淨土的快樂[/font]

[font=黑體]一、依報莊嚴:七寶樓閣、八功德水、天樂鳴空、黃金鋪地、天雨妙花、香花供佛。[/font]
[font=黑體]二、說法莊嚴:化禽靈鳥有情說法、風吹行樹無情說法。[/font]
[font=黑體]三、正報莊嚴:光壽同佛,聖眾無數,無有八苦,但受八樂。[/font]

[font=黑體]伍、任憑彌陀的救度[/font]

[font=黑體]一、勸勉亡者體會佛心,闡述彌陀悲心願力。[/font]
[font=黑體]二、反問亡者自殺目的,說明念佛可達目的。[/font]

[font=黑體]後記:鼓勵與祝福[/font]

[font=黑體]請聖[/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西方接引導師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大悲觀世音菩薩[/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大力大勢至菩薩[/font]
[font=黑體]以引磬帶領亡靈念佛十聲[/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請你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加持,來臨靈前聆聽師父為你開示六字洪名,能夠救度你往生極樂世界的道理。我是本願山彌陀講堂的住持釋信願,是你認識的,所以不用介紹。今日應你弟媳婦○○○的邀請,前來幫你助念,為你開示阿彌陀佛本願救度妙法,目的是要幫助你離苦得樂,往生西方,這是我的榮幸,也是你的福報。你有這助念善緣,是你弟媳婦○○○的誠心邀請,也是諸位蓮友的發心;同時這也是阿彌陀佛為救度你而巧妙的安排,希望你好好把握一心諦聽,自然就能獲得佛法真實的利益。[/font]

[font=黑體]首先,師父帶你來稱念十句佛號,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力,讓你不安、恐懼、徬徨的心能安詳、寧靜、鎮定下來,平心靜氣聆聽師父為你述說這不可思議的本願救度妙法。如何仰仗佛力呢?就是稱念佛號,因為佛號法體帶有光明攝受之妙用,體用一如。來!請你隨著蓮友大眾及你的家親眷屬,跟著引磬清亮悅耳的法音,一句一句的佛號從你的內心至誠懇切稱念出來,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壹、助念佛號的目的[/font]

[font=黑體]「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德號,具有無量無邊無上的真實功德,是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發願修行所成就的,目的為讓十方眾生信受稱念獲救,希望亡靈○○○居士,你要把握這殊勝的法緣,用心聆聽,深切體會六字洪名的真實意義,因為這是你現在救命的妙法,解脫的要道。[/font]

[font=黑體]掐指一算,我們相識也有好幾年了,既然是舊識,為了不要那麼見外,師父就直接稱呼你名字○○。我們雖然相識了好幾年,但是平常很少來往,不常碰面聊天。十多年來,師父一心一意弘揚佛法,國內國外講經說法,為眾生的慧命解脫,四處奔波,馬不停蹄,這是你所知道的。三天前,你的弟媳婦○○○前來講堂,禮請我為你助念開示、料理後事,我才知道你已走完人生,撒手西歸。這三天我因道務繁忙,無暇分身,直到今晚,撥出空檔,帶了本願山許多蓮友,與你陽上的眷屬,在你的靈前,至誠為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你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的絕佳因緣,希望你好好把握。[/font]

[font=黑體]平生你雖沒有皈依三寶,但在六、七年前,你與令堂曾有一殊勝因緣得聞佛法,那時我曾經禮請上鑑下因法師來潭子活動中心,弘法佈教。上鑑下因法師,平易近人,修持嚴謹;講經說法,勸人念佛;助念開示,導歸淨土;戒行高遠,悲心深重;自行不怠,化他更切;尤其加持佛水,洗淨眾生,靈驗無比,利人無數,是位真修實行的淨土大師。你當時不但蒞臨聞法,還恭請上鑑下因法師為你加持,袪病解厄。從此之後,你也偶爾念佛,所以你是很有佛緣的。雖然形式上沒有皈依三寶,但是實質上卻有歸命彌陀,因為南無二字即是歸命之意。更加難得的就是最近這一、二年,你經常與令堂到九華山去朝山。九華山乃是名聞遐邇的佛門聖地,救世師父,悲心廣大,盛德遠播,其大悲咒水,消災解難,增福延壽,十分靈感。你也仰慕盛名,虔誠三步一拜,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朝禮九華山,求喝大悲咒水,這是難能可貴的修行,師父真心讚歎你。[/font]

[font=黑體]今晚師父為你助念開示,無非也是要令你想起平生的念佛修行,從內心生起佛號淨念,使你現前遠離中陰之苦,當來脫離輪迴大苦。因為佛號是阿彌陀佛的果德,是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因願,具有救度十方眾生的威神力。因此,任何一個平生、臨終、死後的人,有緣得遇彌陀本願,一心稱念六字洪名,都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真實不虛,這是十方諸佛所共同證誠的。所以,六字洪名是出離三界解脫苦海的良方,是往生淨土證得涅槃的妙藥。[/font]

[font=黑體]你平生念佛的目的是為了能消災免難,袪病解厄;現在念佛即是為了能了辦生死,往生成佛。因此,更應該要一心稱念。到了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就不會有災難病苦,自然身心自在。來!跟著大眾一起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貳、稱念洪名的利益[/font]

[font=黑體]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讚歎念佛的人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花,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芬陀利花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意思就是白蓮花,白色的蓮花代表純潔、高雅、尊貴、希有、難得的意義。善導大師被古今大德公認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解釋「人中芬陀利花」說:「人中好花、希有花、人中上上花、人中妙好花。」他解釋「若念佛者」說:「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這意思就是說,念佛的人是人中希有尊貴的人,我們是煩惱具足的凡夫,卻因稱念六字洪名而高雅尊貴、希有難得,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就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如親友般常隨影護。「當坐道場,生諸佛家」就是將來往生西方淨土,成就佛道。世尊的這一段開示,明確肯定念佛的人,是很難能可貴的人,將來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圓成菩提。所以你是世尊所讚歎的人中芬陀利花,你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勝友,你必定能蒙受阿彌陀佛垂手接引、往生佛國。[/font]

[font=黑體]世尊在《無量壽經》付囑彌勒文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這意思就是說,如有眾生聞信阿彌陀佛名號的由來與意義,歡喜踴躍,至少稱念佛號一聲,就可以領受到佛號的無上真實功德,往生西方淨土,證悟涅槃妙樂的大利。世尊的開示,讓我們更加肯定信佛念佛,必定往生成佛,佛口金言真實不虛。亡靈○○,你平生雖然沒有修學彌陀本願法門,聽聞佛號生起始末;但現在中陰身,諸根通利,見聞覺知,更勝生前,如果一心諦聽,用心體會六字洪名的真義,至心稱念本願嘉號,同樣能蒙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況且你平生已有稱念佛號,雖然不知本願道理,但念佛的奧妙難思就是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font]

[font=黑體]也因為念佛有如此的殊勝利益,所以師父與你的家屬,才會在你的靈前虔誠為你念佛,幫助你離苦得樂,上生佛國。來!跟著大眾一起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參、體會人世的痛苦[/font]

[font=黑體]亡靈○○你在○月○日下午三點多,被令堂發現在自己的房間上吊自殺,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你的內心一定很無奈,很想解脫痛苦,所以才出此下策,結束自己的生命。阿彌陀佛就是悲愍我們這種凡夫,才誓言以名號絕對救度,令我們離苦得樂。此時你若至誠念佛,蒙佛光明護佑,身心清涼,自在解脫,豈不是達成了你自殺欲求解脫的目的![/font]

[font=黑體]師父知道你是上吊自殺,很想瞭解是為什麼?所以詢問令堂與你的弟媳婦,才知道你這一生五十年的娑婆歲月裡,大約在最近這二、三十年來,從事鐵工的粗活,因為身體不堪負荷,常感四肢酸痛手腳痲痺,一到晚上很難入睡,經常徹夜失眠,頭昏腦脹,苦不堪言。尤其最近這一、二年,連做工幹活都深感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得不請假在家休養。雖然四處求診,看醫服藥,但始終不見療效,依舊輾轉難眠,精神萎靡,心神不寧。身心飽受病苦的折磨,對你而言感受極為深刻。[/font]

[font=黑體]佛家教主世尊告訴我們:「身為苦本。」道家教主老子也告訴我們:「吾有大患,唯吾有身。」我們這個色身肉體,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生死之間,隨著業力牽引,我們自己做不了主。我本不欲生,忽然生在世;我本不欲死,忽然死期至,實在無奈痛苦。就算自殺了斷生命,也不能解決生生世世的輪迴大苦,因為會死亡的是生滅相的色身,而不生滅相的靈性是永生不死的。我們自無始劫以來,在六道輪迴生來死去,也只不過是外在形貌的改頭換面,而靈性始終不變,在天道穿天人身,在人道穿人身,在畜生道穿畜生身,在鬼道穿鬼身。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生死不休,惡道不絕。所以亡靈○○,你若不願念佛,求生彌陀淨土,了辦生死大業,靈性又要從這一生延續到來世,沉淪六道生死苦海,這就是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生死凡夫的輪迴是「從苦入苦,從冥入冥。」苦是痛苦,冥是黑暗,六道是既痛苦又黑暗的地方,是我們凡夫生生世世所趨入的處所。念佛的目的正是要跳脫三界六道,出離生死苦海,轉痛苦為快樂,化黑暗為光明。[/font]

[font=黑體]俗話說:「做人不快活。」世尊講:「人生是苦海。」冷靜思惟,真是一點也不錯。我們這個色身肉體,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只要四大違和,一不舒服,就苦不堪言。就算沒病,肚子餓了不吃一點東西就很難受,嘴巴渴了不喝一點水也很難受,身體累了不睡一會兒更難受。每天辛苦奔忙,就為填飽肚子。算來師父與你是同病相憐,同樣對這個色身使用的很苦惱,我把我的苦楚心聲說給你聽,你就會發覺古德開示:「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真是至理名言。[/font]

[font=黑體]我從小體弱多病,剛滿周歲便罹患肺癭,就是肺部長瘤,在嘉義市立醫院,治療了四十多天,每天吃藥打針,日夜不斷。當時醫療設備不及現今發達,醫生見醫藥罔效,遂放棄治療,通知我父母抱我回家,自行處理。當時由於家境窮困一級貧民,所以無力再醫,母親百般無奈,便想把我遺棄荒郊野外竹林樹下,希望能讓有錢人家拾獲醫治。但父親極力反對,堅持想辦法救治,故四處求學草藥偏方,自行研試,皇天不負苦心人,後來終於治癒我的殘疾,救回我的小命。[/font]

[font=黑體]就讀小學時,我常因胃腸病請假在家休養,有時連請假單都不用寫,老師就叫我直接回家休息。我家住在北港鎮外鄉村,地處偏僻,文化落後,交通不便,沒有醫院診所,看醫治病必須到鎮內,搭公車經常得苦等一、二小時。我因肚子痛,忍受不住,哀叫之聲不絕於耳。母親愍我病苦,把我揹在後背上,不時暗自神傷,眼含淚珠,並且安慰著我:「要堅強,要忍耐,不要哭。」當時我幼小的心靈,雖能體會母親的愛心,但病痛依舊沒有停止,很難忍住呻吟哀聲。[/font]

[font=黑體]小學才剛畢業,適逢父親不幸逝世,內心極為悲慟;又因家境清寒,無力料理喪事,村裡鄰里親友發揮愛心,出資善款,援手濟助。尤其一封未具名的信件,除了內附一筆善款外,字裏行間對我勸勉鼓勵,寄望深厚,令我銘感五內,淚流滿面,因此發下誓願:「日後若有能力救困濟貧,一定熱心助人。」至今我仍不知影響我一生甚巨之恩人是誰?就在悲傷之餘,父親逝世後的第九天,我禍不單行,災難不斷,又罹患急性胃腸炎,肚子絞痛的很厲害,母親趕緊送我到北港全生醫院急救,當時醫生告訴我媽說:「這孩子如果再慢四個小時送來,就回天乏術了。」在醫院整整七天七夜,不能吃一口飯、喝一滴水,鼻孔又插滿導管,很難呼吸,僅靠注射點滴維持營養,身體非常虛弱,骨瘦如柴。出院後在家休養兩個月,中學早已開學了,我仍然在家養病,無法上學。[/font]

[font=黑體]因為深感人生灰暗,世間痛苦,甫上國一,我便四處請問師長同學:「生從何來,死往何處?」、「何以世間會有人?何以我又窮又病,如此痛苦?」、「如何解決人生的痛苦?」,這些問題無人能答,直到就讀高一,接觸佛經善書,才慢慢瞭解一切皆是因果報應。但病魔並沒有遠離,高中三年期間,我與你一樣睡不著覺,頭昏腦脹,精神渙散,經常服用安眠藥、止痛劑,心裡也曾想過自殺,了此殘生。但許多佛經善書適時慰藉了我痛苦的心靈,對我而言,佛經是我止痛的靈丹,所以四處找人請閱經書,很想弄明白,人生的解脫之道。因此,當兵退伍後不久,便全心全意投入宗教領域,一意探尋佛法真理,無心追求世間名利。二十七歲,毅然持齋茹素,一心研經究典,才恍然大悟人生真相,猶如昏睡千萬億年,突然雷聲乍響,驚醒夢中人。此種體會,讓我仰天哀嚎、俯地痛哭,因此面對佛天聖像,矢志出家,效法佛陀,自行化他,濟世利人。[/font]

[font=黑體]後來雖然出家修行,但疾病纏身依舊不斷,每年冬天,一但感冒咳嗽,就延醫數月。頭痛更是常有的事,又是支氣管痙攣,又是脊椎損傷,又是打嗝難止,又是疝氣開刀,長年就醫吃藥不斷。打從出娘胎到長大成人,經常出入醫院,可說藥不離身,與醫生似乎特別有緣。因為貧病交迫,深深感受世間多苦,所以我決心認真修行,一意尋求解脫,我絕對不要再輪迴了,世間太苦了。[/font]

[font=黑體]世尊也在經上為我們講了很多人生的痛苦,目的就是要我們知苦離苦。當我們身心飽受到病苦的折騰,才會積極尋求解脫痛苦之法,所以苦是我們增上菩提的最佳因緣。亡靈○○你我同樣深受病苦所惱,師父選擇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了辦生死,成就菩提,徹底解決人生諸苦。我走這一條路,也希望你現在走這一條路,你在四天前選擇上吊自殺,相信你當下心境一定跟師父一樣,真想將世間的一切痛苦,徹底解決,但你現在應該明白,痛苦並未因自殺而解決。唯有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淨土,才是最圓滿的離苦得樂方法。一到西方,不退菩提,念念進道,畢竟成佛。成佛乃是最快樂、最富貴、最吉祥、最如意的人。成佛了就不再有痛苦、煩惱、憂愁、疾病。成佛了就永生不死、福慧圓滿、神通廣大、自在解脫。這些豈不是我們生死苦惱的凡夫,所要急急追求擁有的嗎?來,跟著大眾一起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肆、領悟淨土的快樂[/font]

[font=黑體]亡靈○○請你繼續一心諦聽,世尊瞭解我們生在娑婆世界的諸多痛苦,因此為我們介紹一個清淨、安穩、殊勝的佛國淨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勸勉我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世尊在《阿彌陀經》首先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說法、正報莊嚴,讓我們啟信欣慕;其次勸勉我們發願往生,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最後告訴我們往生的方法就是念佛。現在師父為你略說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樂事,使你生起欣求之心。[/font]

[font=黑體]首先講依報莊嚴:依報就是人所居住的環境。極樂世界的地上有七重欄杆,空中有七重寶網,中間有七重行樹,皆是金、銀、琉璃、玻璃所構成的,四面八方圍繞著國土。還有七寶所構成的水池,池中充滿清淨潤澤的八功德水,池底是純用金沙鋪成的。寶池四邊的階梯和道路,都是用金、銀、琉璃、玻璃莊嚴構成的;寶池岸上有許多樓閣,也是用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所莊嚴雕飾的。又七寶池中,有無數蓮花,大似車輪,青色蓮花發出青色光明,黃色蓮花發出黃色光明,紅色蓮花發出紅色光明,白色蓮花發出白色光明,極其幽微、勝妙、清香、潔淨。又極樂國土中,時常演奏微妙的諸天音樂,大地是以黃金鋪成的,有諸天女,晝夜不斷,常來散落眾妙天花。又極樂世界的眾生,於每天清晨,將這些妙花,盛在花籃中,去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土的諸佛,在吃早飯之時,即能還到本國,隨眾齋食,飯後各自散步經行。這些種種莊嚴的妙境,都是阿彌陀佛無量功德所成就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亡靈○○你回到西方淨土,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font]

[font=黑體]其次講說法莊嚴:說法有兩種,即化鳥有情說法,微風無情說法。極樂世界有各式各樣奇妙的鳥類,如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鳥等,這些靈禽晝夜六時,發出優雅和諧的聲音,演說著三十七道品的佛法道理。極樂世界的眾生聽到了這些妙音,自然思念佛法僧三寶的恩德。這些靈禽並非如娑婆世界的鳥類,由於罪報而生的,因為極樂國中並沒有由業因所感報的三惡趣。極樂世界連三惡道之名稱都沒有,更何況有三惡道之實體?這些靈禽都是阿彌陀佛欲宣布法音,所變化出來的。西方國土,除了鳥聲演唱佛法外,還有風聲也會演說佛法,當微風不徐不疾吹動著行樹,及垂著寶鈴的羅網時,發出微妙的聲音,就像百千種音樂同時演奏一般。聽到這些妙音的人,也自然生起感念三寶恩德之心。這些有情無情的說法,都是阿彌陀佛無量功德願力變化所作,目的就是為了讓亡靈○○你回到西方淨土,隨意自在聞法證道。[/font]

[font=黑體]最後講正報莊嚴,正報就是人的身心外相。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耀十方世界念佛眾生,無有障礙,所以叫做「阿彌陀」。又阿彌陀佛及其人民的壽命,同樣無量,所以叫做「阿彌陀」。光壽無量的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在這長遠的時間裡,迫切地等待救度一切眾生,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有無數的聲聞弟子,都是證悟了阿羅漢果,其數量是無法計算的;菩薩眾與聲聞眾一樣無數。又往生極樂國土的眾生都是不退轉菩薩,其中很多是一生補處的菩薩,其數量也是無法計算。這些菩薩都具有無量的光明、壽命、神通、道力、智慧、慈悲、化度。這些菩薩也是乘佛願力往生成就的。[/font]

[font=黑體]亡靈○○你若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也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回歸西方成為菩薩。一到清淨佛國,就沒有十月胎獄之苦,只有蓮花化生之樂;沒有形骸衰朽之苦,只有相好莊嚴之樂;沒有身心疾病之苦,只有清泰安康之樂;沒有四大分離之苦,只有壽命無量之樂;沒有所求不得之苦,只有萬事如意之樂;沒有恩愛別離之苦,只有常聚不散之樂;沒有怨憎會遇之苦,只有善友俱會之樂;沒有煩惱熾盛之苦,只有身心寂淨之樂。而且西方淨土沒有三途八難、四生六道、天災人禍、瘟疫戰亂,不會爾虞我詐、人我是非、爭權奪利、姦殺擄掠,不需營事作務、繁忙勞碌、謀求衣食、安家立業。總之,就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如此殊勝快樂的環境,我很想去,也希望亡靈○○你能去,不要辜負阿彌陀佛的苦心。來!跟著大眾一起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伍、任憑彌陀的救度[/font]

[font=黑體]亡靈○○請你繼續一心諦聽,六字洪名是阿彌陀佛發願,要救盡十方眾生的誓言果號,佛陀將十方眾生視為自己的孩子,世尊在《法華經》言:「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又在《無量壽經》言:「我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於父母念子。」雖然你尚未娶妻生子,不知慈父愛子的心懷,但是父母愛你的心情,總能體會吧!當你身心飽受病苦折磨之時,令堂經常為你操心,到處延醫為你診治,每天誦經為你祈福,關懷愛護,不時付出;悉心照料,無微不至。身為父母總是時時掛念孩子的一切,處處呵護孩子的種種。[/font]

[font=黑體]大慈悲父阿彌陀佛,也是如此,他看我們受苦受難,內心就愁腸百結,悲苦萬端。世尊在《觀佛三昧海經》言:「悲者,見眾生受苦,如箭入心,如破眼目,心極悲苦,遍體雨血,欲拔彼苦。」佛的悲心,見眾生受苦,有如萬箭穿心,射破眼睛,遍體流血,急欲救拔,這是同體大悲心的極致流露。所以在《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世尊開示阿彌陀佛發願言:「所有無邊世界中,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不久俱成無上道,願我精進恒決定,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所發弘誓永不斷。」這意思就是說:所有在十方世界六道輪迴的眾生,趕快往生我的佛國,過著清淨快樂的生活,不久皆成無上佛道,願我精進永恆修行,經常以慈悲心救度眾生,而且度盡地獄的痛苦眾生,如此弘誓大願永遠不變。[/font]

[font=黑體]因此,阿彌陀佛為了幫助眾生,徹底解決一切痛苦,得到涅槃大樂。五劫思惟發了四十八大願,願願要建立一個清淨莊嚴的淨土世界,毫無條件接引我們回歸西方家園,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願願要以六字洪名悲救一切苦難眾生,無一遺漏。兆載永劫的修行,捨身捨命,犧牲奉獻,將一切六度萬行的真實無上功德,納入在名號,迴施給十方眾生。就像慈父每天辛勤工作,努力賺錢,供給子女食、衣、住、行,日用所需,希望全家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父親對孩子的照顧呵護是小愛,而佛陀對眾生的憐愍悲救是大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一切眾生,無有簡別。不論出家在家、富貴貧賤、上智下愚、男女老少、生前死後,只要念佛,平等救度。[/font]

[font=黑體]亡靈○○你平常就有念佛的習慣,尤其在內心焦慮不安時,就會自然而然脫口而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很有善根的、很尊貴的、很難得的修行,佛號本就是阿彌陀佛為讓我們離苦而成就的,我們一有苦受,想要念佛了苦,豈不是與佛號的願心相應嗎?你雖然選擇以自殺來捨棄這個業報身,但神識卻能因念佛而得到阿彌陀佛的佛光照耀,往生西方,成就不老、不病、不死的金剛那羅延身,這豈不是你結束自己的生命,想得到的解脫之道嗎?快樂的事我們當然要,痛苦的事我們當然不要,此時念佛,正可以滿足你追求快樂捨棄痛苦的心願。阿彌陀佛發願說:「凡是念我名號的人,我一定救度他。」就是因為念佛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往生西方,離苦得樂,見佛聞法,成就佛道,所以我們才要念啊!我們能往生淨土,了生脫死,全然都是名號的願力悲救,自然運作。沒有阿彌陀佛發願修行,成就西方清淨佛國,提供我們安身立命,我們只有繼續輪迴六道,載浮載沉;沒有阿彌陀佛發願修行,成就名號願行功德,迴施我們信受得救,我們只有繼續流浪三界,受生受死。這一切都是阿彌陀佛的大恩大德,念佛就是在感激佛恩、感戴佛德啊![/font]

[font=黑體]此時此刻,亡靈○○你體會了佛恩佛德,領悟了佛心佛願,至誠懇切,一心念佛,就是解脫的時刻,得救的時候。當你稱念佛名踏上回歸西方的路途,豈不就是阿彌陀佛想要救度你的悲心?當你乘上蓮台駕返極樂得到莊嚴的佛身,豈不就是達成你自殺想要離苦得樂的目的?娑婆穢土,苦惱無量,此時就要了辦,只要念佛;極樂淨土,快樂無邊,此刻就要擁有,只要念佛。在你回歸西方淨土的康莊大道,一路上有阿彌陀佛的慈悲護佑,光明攝受;也有師父的真心祈願,懇切祝福。祈願你從此了辦生死大業,祝福你從今得到光壽無量。來!跟著大眾繼續念佛,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開示範例之四(此例為實例,適用出家眾)[/font]

[font=黑體]此例開示綱要:[/font]

[font=黑體]前言:請聖、以引磬帶領亡靈念佛十聲、略明助念緣起。[/font]

[font=黑體]壹、六字洪名,萬德莊嚴,一切法門,六字全收[/font]

[font=黑體]一、讚歎亡者念佛、誦經、持午、守戒等修行。[/font]
[font=黑體]二、引《彌陀神咒經》說明名號果德。[/font]

[font=黑體]貳、彌陀身土,報佛報土,凡夫念佛,可入報土[/font]

[font=黑體]一、彌陀淨土之判屬,諸師各有不同:舉諸師之判屬。[/font]
[font=黑體]二、善導倡說凡夫可入報土:承襲曇鸞、道綽之判。[/font]

[font=黑體]參、善導大師,彌陀化現,彌天高判,楷定古今[/font]

[font=黑體]一、善導高判,符合《大經》意:引漢譯及唐譯《大經》證明。[/font]
[font=黑體]二、明信佛智之因果與疑惑佛智之因果:引《大經》說明。[/font]

[font=黑體]肆、淨宗之要,破疑生信,心信口稱,內外一如[/font]

[font=黑體]一、舉難勸信:引《大經》證明。[/font]
[font=黑體]二、淨土三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font]
[font=黑體]三、信行一體:引《大經》本願成就文、《往生禮讚》、法然開示佐證。[/font]

[font=黑體]伍、人生虛幻,世間多苦,念佛成佛,方為究竟[/font]

[font=黑體]一、舉亡者平生苦處說明世間多苦:中風、臨終急救。[/font]
[font=黑體]二、讚歎亡者平生修行:謹言慎行、勉眾念佛、默默精進。[/font]
[font=黑體]三、《大經》之要:第十八願。[/font]

[font=黑體]後記:感恩與祝福[/font]

[font=黑體]請聖[/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西方接引導師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大悲觀世音菩薩[/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大力大勢至菩薩[/font]
[font=黑體]以引磬帶領亡靈念佛十聲[/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上○下○老和尚,請您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加持,隨佛光明來臨靈前聆聽末學信願為您宣說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能夠使您直入極樂報土的道理。末學信願是本願山彌陀講堂的住持,今日應老和尚令高足上○下○尼師的邀請,前來幫您助念開示。末學一接到電話,獲知亡者是上○下○老和尚,當下推辭,不敢僭越,以免班門弄斧,自暴其短。但上○下○尼師再三懇請,真誠之意,令末學推託無門,只好恭敬不如從命,懷著戒慎恐懼之心,與老和尚共結法緣。末學信願何德何能,怎麼可以說是向上○下○老和尚開示?應該說是向上○下○老和尚報告。末學信願雖然講經十多年,略有說法經驗,但毫無學養,又缺戒行,更乏智德,所以向上○下○老和尚報告佛法,若有偏差不圓滿,敬請上○下○老和尚慈悲寬恕包容。首先請上○下○老和尚與諸位法師、居士大德,一起念佛,仗佛願力,威神加持,光明攝受,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壹、六字洪名,萬德莊嚴,一切法門,六字全收[/font]

[font=黑體]末學信願雖然與上○下○老和尚素昧平生,不曾謀面,但是上○下○老和尚威名遠播,德薰四方,末學也耳有風聞,略知一二。但為求對上○下○老和尚詳加瞭解,以便報告,故詢問令高足上○下○尼師與○○○居士,有關上○下○老和尚您的一生行誼。當末學得知上○下○老和尚,念佛誦經,精進不怠;一生持午,永不倒單;持戒精嚴,律己甚嚴;領眾共修,自行化他;隨緣開示,苦口婆心;以德化眾,待人以寬。內心真是感佩萬分,敬重如佛,益加忐忑不安,只有以赤誠之心念佛,幫助上○下○老和尚回憶平生修行點滴,並略述六字名號之本願真義,期使上○下○老和尚能直入彌陀之無量光明土,見佛聞法,得證菩提。[/font]

[font=黑體]「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是法藏菩薩不可思議願行功德所成就之果號,具有無為無漏無上之真實功德,故稱萬德洪名。世尊在《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說明名號果德言:「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淨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故知,六字洪名具足無上功德,包含一切經咒,攝盡無量行法。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言:「八萬四千法藏,六字全收。」因此,各宗各派之學人,或雜修或專修,或定課或散課,或自修或共修,或平生或臨終,無不稱念「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上 ○下○老和尚您在三十八歲披剃出家,今年七十八歲,化緣薪盡,捨報西歸,僧臘四十。在四十年的修行歲月中,除了研究經藏、誦經拜佛外,每天一心念佛精勤用功,畢生心願求生淨土,不論自行或化他,皆以念佛為主。實為末世之出家人,樹立修行之典範,也如理如法依淨土三經實行,可謂世尊之真佛弟子。末學在此真心讚歎老和尚,也藉此法緣向老和尚報告,凡夫念佛可入報土的道理,望老和尚慈悲不棄,包涵末學淺陋。再請上○下○老和尚與諸位法師、居士大德,一起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貳、彌陀身土,報佛報土,凡夫念佛,可入報土[/font]

[font=黑體]中國淨土宗自天台智者大師判屬彌陀淨土為: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以來。後之淨業學人,大多相沿承用採行此說。然有關淨土莊嚴及所居之聖眾等之分類,自隋代以後,有不同論說。隋朝慧遠大師判彌陀淨土為:事淨土、相淨土、真淨土。唐朝迦才大師則判為:法身淨土、報身淨土、化身淨土。唐朝窺基大師、懷感大師、元曉大師、宗密大師則同判為:法性身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變化身土。唐朝道綽禪師、善導大師、道基大師、道宣律師則同判為:報土、化土。[/font]

[font=黑體]以上諸師,慧遠大師、智者大師、吉藏大師等認為彌陀淨土為事淨粗土,為凡夫往生所居。攝論家則主張彌陀淨土是報土,但凡夫無法往生。迦才大師、元曉大師等則認為彌陀淨土通報、化二土,地上聖人生報土,凡夫、二乘人生化土。如上三種看法,誰也不承認凡夫往生報土之說,此等諸師皆認為淨土是眾生自業所感,即慧遠大師等認為眾生亦有淨土,隨眾生各自有漏、無漏業而召感得粗妙之淨土,隨凡聖之階位而所感之土,有高下之不同,是以隨凡夫有漏業所感者,即事淨土。又攝論家認定土之高、下、淨、粗,是以所住人為標準。報土是地上菩薩之所居,地前凡夫無法往生報土。如此,當時諸家皆否認凡夫能生報土。[/font]

[font=黑體]可是善導大師卻毅然主張凡夫可生報土,有楷定古今之氣概,並充分發揮淨土立教之本旨。蓋善導大師認為彌陀是報身,其土為報土,並非依《攝大乘論》等所說,而是根據《大乘同性經》,淨土得道者為報身;彌陀如來、蓮花開敷星王如來等,即依淨土得道之佛。又《無量壽經》中說:法藏比丘於因位中發四十八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此即顯示彌陀是酬因之報身,而以此為《大乘同性經》之佐證。[/font]

[font=黑體]如此,善導大師提倡彌陀淨土是報土,反對當時一般教界之通論,毅然認為罪惡凡夫亦能生彌陀之報土,倡說所謂「凡入報土論」。倡其論據,是如來本願力,為眾生入報土之增上緣。其《觀經疏》說:「問: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其實此說,曇鸞祖師、道綽禪師早已倡導,到了善導大師時代,由於上述諸家,均不同意凡夫入報土之主張,而使淨土法門本來度世利人之大用,隱沒不彰。經過善導大師之極力提倡,仗託佛願強緣之攝引,不但使諸家獲得啟信,同時亦激發修行淨土之行者,欣求往生西方。[/font]

[font=黑體]此亦因隋代以來,末法思想之勃興,時教相應之啟導;善導大師受時代思潮所啟發,認為世尊所說八萬四千法門,在為正法、像法時代眾生斷惑證真者說,而末法具縛障重之眾生,證悟不易。《觀無量壽經》等淨土往生之法門,乃為五濁惡世之凡夫特設之方便法門,彌陀之本願,以救濟我等凡夫為目的,所以彌陀如來建立之報土,我等凡夫眾生當然得生無疑。當今末法眾生,依此法修持,必可獲得解脫,並廣召四眾信受。此為善導大師基於佛陀立教之本旨,痛斥諸說之謬見。善導大師之說,具有去邪存正之功。再請上○下○老和尚與諸位法師、居士大德,一起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參、善導大師,彌陀化現,彌天高判,楷定古今[/font]

[font=黑體]若依《無量壽經》意,明信佛智化生,疑惑佛智胎生,善導大師之判屬符合淨土經意,且五譯本之漢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云:「速疾超便可到,安樂國之世界,至無量光明土,供養於無數佛。」這段經文明顯指出,往生西方無量光明土,可以到十方供養諸佛如來。依《無量壽經》意,此是明信佛智之化生者,因為疑惑佛智胎生者,無由到十方供養諸佛如來,經文說:「其胎生者,皆無智慧,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諸聲聞眾,無由供養於佛,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故知,明信佛智之化生者,所往生之無量光明土,即善導大師所說之報土;經文雖無明說疑惑佛智胎生者所生之土,但依其經意,可知即是化土。明信佛智與疑惑佛智是往生之行因,化生與胎生是往生之方式,報土與化土是往生之果報。善導大師之判屬,不但妙契世尊佛意,而且符合淨土經意。善導大師為中國淨土之集大成者,乃彌陀之示現,所言所判,等同佛說,足可楷定古今,奉作圭臬。[/font]

[font=黑體]所謂明信佛智,即明信南無阿彌陀佛之本願名號,因為果地名號由因地願行而成。阿彌陀佛因地之法藏菩薩,乃古佛示現,悲愍十方眾生,生死輪轉不休,故而弘發超世大願,誓言以名號救盡十方每一眾生,彰顯這一大悲精神即第十八願,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從因願文得知,法藏菩薩誓言對念佛的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絕對救度。故知,法藏古佛以佛智鑑機,選取念佛一行,選捨諸善萬行,為絕對救度之往生因。蓋念佛是十方下劣之機最簡單、最容易、最穩當、最方便之堪行方法,此是法藏菩薩以佛智觀十方淨土之往生因所選取的,此為彌陀之本願。所以,六字洪名即是佛智,以明信佛智而念佛即是他力念佛,亦即信心念佛;以疑惑佛智而念佛即是自力念佛,亦即疑心念佛。修因不同,感果自然不同,故有化生、胎生之別,有得見三寶、不見三寶之別,有供養諸佛、不能供養諸佛之別。[/font]

[font=黑體]《無量壽經》說到明信佛智化生者之果報言:「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諸眾生,於七寶花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故知,明信彌陀本願,稱念六字洪名,所得之果報為化生報土。往生西方,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一樣。又《無量壽經》流通分之付囑彌勒文言:「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這段經文與前段經文,首尾相符,前後呼應。得聞六字洪名,歡喜之一念,則是具足無上功德之大利,此「聞」必然是明信佛智所選取之本願名號,得到名號之無上功德,才會產生歡喜一念之相狀。否則,喜從何來?古德言:「聞者,眾生聞佛願生起本末,無有疑心。」可見,聞具有信之內涵,聞而不信,猶如不聞。「具足無上功德」就是前文所說「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不論富貴貧賤、男女老少、出家在家、生前死後,任何人只要得知:「信佛本願,稱念名號,仗佛願力,必定往生,獲得大利,如諸菩薩。」誰人不歡喜?誰人不念佛?誰人不往生?再請上○下○老和尚與諸位法師、居士大德,一起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肆、淨宗之要,破疑生信,心信口稱,內外一如[/font]

[font=黑體]由上可見,淨宗修學之要領在於破疑生信,故世尊於《無量壽經》經末再三勸信,苦口婆心溢於字裡行間,經文言:「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又言:「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又言:「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又言:「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為者,皆可求之,毋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又言:「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又言:「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是教,應當信順,如法修行。」世尊殷勸我們之悲心,不厭其煩,真是令人感動萬千。[/font]

[font=黑體]老和尚您平日常看佛教電視弘法節目,必然常聞淨土修學之三要,即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不懷疑屬意業,即內心明信佛智、深信佛願、篤信佛號,信實有西方,信實有彌陀,信釋迦發遣,信彌陀召喚,信諸佛證誠,信念佛必定往生,信念佛定得佛證,信念佛定得佛護,信念佛臨命終時佛自來迎,信念佛生淨土定得三十二相,信念佛生淨土定得住不退地,信念佛生淨土定得自在快樂,信念佛生淨土定得不死之地,信念佛生淨土與諸菩薩常為伴侶,信生淨土更不離佛,信彌陀佛現在說法,信生淨土不墮三途。[/font]

[font=黑體]不夾雜屬身、口二業,既信彌陀名號,自然專稱六字洪名,因為誓言「若不成就十方眾生之往生,則不取正覺」之法藏菩薩,已經成正覺之果名故。既信佛願不虛,自然專禮彌陀一佛,因為誓言「若不成就十方眾生之往生,則不取正覺」之法藏菩薩,已經成正覺之尊相故。故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言五正行顯示就行立信,其言:「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又覺明妙行菩薩於《西方確指》開示專修言:「大凡修淨土人,最忌是夾雜,何謂夾雜?即是又諷經,又持咒,又做會,又好說些沒要緊的禪,又要談些吉凶禍福見神見鬼的話,卻是夾雜也。既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font]

[font=黑體]不間斷屬意業,指信彌陀名號救度之信心不間斷。不明淨教之人,往往錯解為心念口稱名號之不間斷。以自力心行以為:「口稱名號時,方有念佛;不念不稱時,則無念佛。」又以為:「精勤念佛時,方遂往生;懈怠念佛時,不得往生。」凡夫事繁心雜,吃飯睡覺,作務營事,二六時中,行住坐臥,「行」何能不間斷?宋朝光州司士王仲回,請問楊傑言:「如何得念不間斷?」答曰:「一信之後,更不再疑,即是不間斷也。」王仲回聞後欣喜而去。楊傑此答乃就信言,甚為明白。善導大師《往生禮讚》舉四修法之無間修言:「所謂相續恭敬禮拜,稱名讚歎,憶念觀察,迴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故名無間修。」善導大師雖舉禮拜、稱名、讚歎之行,但重要在「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之信。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明無間修言:「謂常念佛,作往生心,於一切時,心恒想巧……今遇善緣,忽聞彌陀慈父,不違弘願,濟拔群生,日夜驚忙,發心願往。所以精勤不倦,當念佛恩,報盡為期,心恒計念。」此亦是就意業言信。[/font]

[font=黑體]總之,此三要總歸一字,即是「信」,因意業深信本願名號不懷疑,故身、口二業專禮專稱彌陀不夾雜,因身、口二業專行不夾雜,故意業無有餘業來間,即是不間斷。[/font]

[font=黑體]又信與行,本是一體,不可分割,因為第十八願,含此二法,共為生因。「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是信,「乃至十念」是行,故無信之行,非為大行;無行之信,非為真信。信即是持佛之不思議力,行即是念本願之名號,信行不離,內外一如。本願名號,二者一體,本願為因,名號為果,皆是彌陀救度十方眾生之功德力,此力即是凡夫往生報土之增上緣。當知,淨宗以信心為本,又以念佛為本。領受佛力曰信心,執持佛名曰念佛。佛力是用,佛名是體,體用一如,不一不二。故言信心須不離念佛,言念佛須不離信心。信心為本者,顯示機受之要領;念佛為本者,彰顯願力之起用。《大經》本願成就文言:「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此乃彰顯信。《往生禮讚》善導大師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此乃彰顯行。勸導斷疑生信,為契彌陀之本願力故,除眾生之自力心故;勉勵精勤念佛,為示彌陀之大行故,治眾生之懈怠故。法然上人開示:「信者取一念往生,行者勵一形專念。」最為精妙。信者,信法藏菩薩十劫前已為我完成往生淨土之德號,故一念往生;行者,行報謝彌陀如來不可思議願行深恩之稱名,故一形專念。若以信一聲之念佛往生決定,而疏略多念之念佛者,即信妨礙行;又以為念佛是一生中應當多念,僅一聲之念佛不能往生,即是行妨礙信。以信礙行或以行礙信,皆不符第十八願之願事,非彌陀佛心,非淨宗本義。[/font]

[font=黑體]老和尚您平生,一心念佛,精勤用功,自他二利,偏依淨教,故末學信願以六字洪名之本願義,淨宗修學之三要點,向老和尚報告。再請上○下○老和尚與諸位法師、居士大德,一起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伍、人生虛幻,世間多苦,念佛成佛,方為究竟[/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上○下○老和尚,您善根深厚,行持嚴謹,在娑婆人世待了七十八年,對人生的酸甜苦辣,必有超越一般人的體會。世尊在經上跟我們開示了許多世間的痛苦,這是老和尚您清楚明白的,尤其二十二年前,您老曾經中風,行動不便,更是切身體會,身為苦本。這次因為忙於迎請佛指舍利,日夜奔波,操勞過度,因此再次中風。您老之出家弟子們推測,可能您不願麻煩徒眾,自己起身行動時,失足跌倒。當大家送您到埔里基督教醫院時,已危急萬分,經過一日一夜的急救,醫藥罔效,終於在○月○日早上五點,世緣盡了,淨土緣生,捨業報身,圓滿西歸之願。老和尚您雖因病捨報,臨終急救,但遺容慈祥,莊嚴相好,臉色紅潤,略帶微笑,面貌如生,猶如熟睡。由此可見,老和尚您顯現瑞相,徵驗往生,證轉法輪,欲度眾生。如此悲心,末學信願不禁油然起敬,佩服萬分。從老和尚您捨報後,每天都有不少來自各地之僧俗二眾,為您念佛。由此可見,老和尚您聲威遠播,法緣殊勝。[/font]

[font=黑體]俗話講,蓋棺論定,人生到了盡頭,入木蓋棺,方可論定一生之窮通禍福、善惡功過。末學福薄,無緣親近老和尚,因此對老和尚平生不甚了解,但末學從您老之出家弟子得知,您老一生謹言慎行,沉默寡言,凡有所言,皆是勸勉信眾,認真念佛,精進用功,交談話畢,便是一心念佛。日用尋常,律己自修,皆是默默行之,不與人知。尤其絕意名利,淡泊五欲,一心嚮往,淨土家園。如今捨報,駕返蓮邦,一生所作,功不唐捐,可謂厭穢欣淨,心願已了;捨惡就善,功圓果滿。[/font]

[font=黑體]回憶您老一生,宿具靈根,捨俗出家,真心修行,精勤念佛,卻也不免業報現前,病苦纏身。您老活生生地告訴我們,業力不可思議,如同世尊示現病痛一樣,用心良苦,希望凡夫得見,能畏苦修行,尋求解脫。生老病死乃是吾輩凡夫之因果定律使然,連四生慈父之佛陀,尚且都要捨棄應化身,示現生滅相,何況是凡夫之業報身?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法,生必有滅,會必有離,聚必有散。緣生之色身,四大和合而生;緣滅之色身,四大離散而死。對老和尚而言,早已看清真相放下一切,故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font]

[font=黑體]生於末法惡世,未能親炙世尊,聆聽教法,是何等之悲哀;能夠捨俗出家,得聞《無量壽經》,信佛念佛,是何等之慶幸。往生西方,圓成菩提,跳脫三界,了辦生死,這無非是我們念佛的目的,也是上○下○老和尚您一生自行化他的目的。末學聽說老和尚平生一向專持《無量壽經》,每天諷誦,經年不怠。《無量壽經》共有兩卷,上卷闡述彌陀成佛之因果,下卷說明眾生往生之因果。彌陀發願之真實在第十八願,眾生往生之保證也在第十八願。蓋四十八願中,唯第十八願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若無此願,則無生因,全無目標,一切空談,故《無量壽經》以此願為宗旨。此願不因祈求,不需請託,不講條件,不限對象,如父愛母慈之流露,似天覆地載之自然。故末學以《無量壽經》本願大意向老和尚報告,一來協助老和尚回憶平生之所學,提起正念;二來提醒老和尚,仗佛願力,信心念佛,直入彌陀報土,得證光壽無量、智德圓滿,如諸菩薩。[/font]

[font=黑體]在我國,宣揚本願他力說的祖師及其著作,主要有三位,即道綽禪師之《安樂集》、曇鸞祖師之《往生論註》與善導大師之《觀經四帖疏》。其中,以善導大師最具權威代表,無論中國、日本,淨宗學人莫不遵奉善導大師為淨土之集大成者,《觀經四帖疏》更是楷定淨宗易被錯解之根本寶典。被尊為智慧第一、大勢至菩薩化現之日本高僧法然上人,更以《觀經四帖疏》,開創日本淨土宗,千百年來,日本之淨土思想,大多承襲善導大師。末學信願也是以善導大師之淨土本願他力論,赤誠敬向上○下○老和尚報告。老和尚平生博學多聞,廣研經教,其實不必末學贅言,末學也只是心得報告而已。若能對老和尚有協助之力,提醒之功,則末學深感無比榮幸。在此,感謝上○下○尼師給予末學信願學習的機緣,最後恭祝老和尚,入真實報土,見彌陀慈尊,證法性生身,迴娑婆度眾。敬請老和尚與諸位法師、居士大德,繼續念佛,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開示範例之五(此例為實例,適用自力者)[/font]

[font=黑體]此例開示綱要:[/font]

[font=黑體]前言:請聖、以引磬帶領亡靈念佛十聲、略明助念緣起。[/font]

[font=黑體]壹、往生是名號的力用[/font]

[font=黑體]一、亡者平生疑惑佛智,自力心強:闡述名號的願力救度破疑。[/font]
[font=黑體]二、往生淨土的道理:引《觀經疏》、第十八願、《觀經》下品下生說明。[/font]
[font=黑體]三、讚歎亡者忠厚老實、樂善好施、護持佛法、虔誠修行。[/font]

[font=黑體]貳、成佛是念佛的目的[/font]

[font=黑體]一、真實的依靠: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二、藉由讚歎,勉勵念佛:讚歎亡者法名妙義、護法盡力、親近知識、恭逢本願。[/font]

[font=黑體]參、執著是輪迴的根源[/font]

[font=黑體]一、述說亡者平生之病苦:引《法句經》、老子開示、自身實例說明色身之患。[/font]
[font=黑體]二、臆測亡者可能之罣礙,勸勉顯現瑞相,以破眾疑。[/font]
[font=黑體]三、藉由讚歎,勉勵念佛:讚歎亡者善良、念佛、抄經。[/font]

[font=黑體]肆、本願是絕對的救度[/font]

[font=黑體]一、簡介《大經》之意,勾起亡者平生讀經的善根。[/font]
[font=黑體]二、念佛求生淨土即是依經而行,顯明讀經的目的。[/font]

[font=黑體]後記:鼓勵與祝福[/font]

[font=黑體]請聖[/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西方接引導師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大悲觀世音菩薩[/font]
[font=黑體]一心奉請大力大勢至菩薩[/font]
[font=黑體]以引磬帶領亡靈念佛十聲[/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請你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加持,來臨靈前聆聽師父為你宣說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能夠救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道理。師父是你認識的,故不用多介紹,今日應○○○居士的邀請,前來幫你助念,讓你回想平生所念之佛號,提起正念。此時念佛,可以使你神識離體後,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之中,清涼舒暢,自在解脫。[/font]

[font=黑體]首先我帶你來稱念十句佛號,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力,讓你身心安泰、寧靜安詳。如何仰仗佛力呢?就是稱念六字洪名,因為佛號法體帶有光明攝受妙用,體用一如。師父請你女兒手上恭持阿彌陀佛的接引像,令你瞻仰,這幅莊嚴的彌陀接引像,是你平生經常禮敬的,此時瞻仰,能令你內心安定詳和。來!請你隨著大眾,跟著引磬清亮悅耳的法音,一句一句的佛號從你的內心至誠懇切稱念出來,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壹、往生是名號的力用[/font]

[font=黑體]「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是如來果地德號,是如來無上珍果,是如來真如本體。對現前亡靈○○○居士你而言,則是轉凡成聖的靈丹,離苦得樂的妙藥。當你重病時,透過蓮友○○○居士表示希望見師父一面,師父也滿你的心願,上個禮拜到醫院探望你。當時,師父看你人生即將日落西山,油盡燈枯。因此問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幾成把握?」你回答說:「只有十分之一。」我心想,你聽聞彌陀本願的道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怎會只有十分之一的把握?莫非這一年多來,雜修雜行,或異行別解。於是師父用半個小時的時間對你開示,彌陀慈父以本願名號絕對要救度你的旨意。然後再問你同樣的問題:「現在往生西方極櫟世界,有幾成把握?」你回答說:「有百分之五十。」從你的回答語氣與聲調,師父已經清楚明白,你的自力疑心仍舊牢不可破。後來經由蓮友口中得知,你始終認為要自己具足大功大德,儲夠往生資糧,才能往生西方。[/font]

[font=黑體]確實,我們凡夫無始以來的習性,總會認為:「天下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念幾句佛號就可以往生淨土?」「如果沒有苦修苦行,大功大德,怎可能往生淨土?」大多數人,都注重眾生自身要如何起行,才符合往生的要件;很少有人去思惟彌陀教法,乃絕對無條件的救度。試想:往生這件事,是由佛成就的,還是由眾生成就的?十劫前成佛之法藏菩薩,同時成就十方眾生往生之功德,納入在名號中,我們卻不知不聞,或聞而不信,以致輪迴至今。我們還不知道有阿彌陀佛時,阿彌陀佛早已想盡各種辦法要度我們了。我們迷戀紅塵,愚痴無知,不識佛陀,就跟不懂母愛的新生嬰兒一般,連肚子餓都不會講,哇哇地哭,母親就趕緊沖泡牛奶餵食了。我們連佛法的道理都不懂,遭遇世間苦難,想要出離,佛陀悲救都來不及了,怎會要求我們一定要如何修如何行,才肯救度?佛陀對眾生的大悲,難道會比慈母愛子還不如嗎?稚子毫無付出,徜徉在慈母懷中,吸吮母奶,視為理所當然。眾生無有功行,依靠慈父名號的救度,吸吮法乳,卻不敢當下承受,豈不迷惑?[/font]

[font=黑體]能夠往生到西方淨土,全是名號願力的自然救度,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開示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這意思就是說不論善或惡的凡夫,能夠往生西方,沒有一個不是依靠「南無阿彌陀佛」之大願、大業、大力的救度。為何說一切善惡凡夫?因為阿彌陀佛誓言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無一遺漏。大願業力就是六字洪名,大願指五劫思惟發願,大業指兆載永劫修行,大力指願行成就能度十方眾生之功德力。因地不可思議願行功德圓滿了,成就果地威神自在任運度生之佛力德號。善導大師是我們中國淨土第二代祖師,古來被公認為阿彌陀佛的示現,所說應作佛說看。印光大師也讚歎說:「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font]

[font=黑體]再者,名號既然是由古佛不可思議願行而成就的,具有菩薩上求下化之萬行圓滿功德,豈有不能救度稱念的眾生之理?阿彌陀佛誓言:「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佛心大悲,信誓旦旦,何可置疑?《觀經》下品下生所舉一生具造五逆十惡之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十聲念佛,得生淨土。一生盡造逆惡之罪,無有修諸萬行功德,僅以十聲念佛往生,豈不是彰顯第十八願彌陀大悲不棄之救度?若論功行,你比他大多了;若論念佛,你比他念更多;若論善根,你比他更有善根。他能往生,你怎會不往生?釋迦金言,豈可不信?又《淨土聖賢錄》、《往生傳》等記載,古今念佛往生事例,不可勝數,焉能不信?[/font]

[font=黑體]正因為你不能完全依靠本願名號,明信佛智,所以師父更應該要在你臨終的關鍵時刻,如理如法的護持你,使你能夠圓滿往生淨土。因此,對你說:「你知道自己的病情嗎?」你回答說:「知道,我已經快不行了。」「是不是應該向子女交代後事?」「我會的。」你希望師父在你臨命終時,為你助念開示,師父當下答應你:「若你臨終之時,只要你的家屬或蓮友通知我,我一定撥空專程為你助念開示。」其實,到醫院去探望你,對你的殷切開示,請你一心念佛,任憑阿彌陀佛的救度,如果尚有世緣,消災免難,增福延壽;如果生命將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師父不就已經在幫你助念開示了嗎?昨天中午師父接到○○○居士電話,說你已經捨報了,昨天因為有四位香港的蓮友來訪,又剛好是星期日,每週日晚上師父在本願山彌陀講堂講經,這是你知道的,所以無法分身,只好今早遠從台中趕赴下營來幫你助念。師父是凡夫僧,一個禮拜前答應你的事情,今天就照做,實踐對你的承諾。阿彌陀佛是三世諸佛之本師本佛,十劫前完成之誓願:「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誓言要救度念佛的人,怎會不照做,怎會不實踐他的諾言呢?[/font]

[font=黑體]師父為了要瞭解你的一生事蹟,剛才詢問你的子女,你的小女兒詳細的述說你的生平,師父聽了,不禁對你由衷生起敬佩之心。你是位虔誠的佛弟子,三年前師父到台南下營念佛會講經時,你每次也都來聽聞。師父講完經,時間也不早了,還要連夜趕回台中,所以私下很少有機緣和你多談。在我印象中,你是一位忠厚老實的人,沉默寡言,不善交際,但做事腳踏實地,負責盡心;修學佛法,真心誠意,尤其布施善財,護持三寶,不遺餘力。阿彌陀佛絕對會救度你,只要你放下世緣,念佛必定往生。來!跟著大家一起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貳、成佛是念佛的目的[/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請你一心瞻仰阿彌陀佛莊嚴接引像,阿彌陀佛左手持著蓮花,右手垂下,表示要以本願名號救度十方眾生。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的十方眾生,就是現前亡靈○○○居士你呀!我們學佛,不論念佛、誦經、拜佛、持咒、守戒、朝山、拜懺等,平生修行,感覺並不重要。一但面臨死緣,將要失去肉體,才體會原來這六字洪名是非常可貴的。失去了寶貴生命,身軀無法繼續使用,神識無有依附,什麼才是真實的依靠呢?世間的一切,不論感情、金錢、權勢、地位,都無法救度即將失去的生命。這時,才知道原來唯有阿彌陀佛是我們生命的救主。你是三寶弟子,民國八十五年,在你的大兒子引領下,進入佛門,皈依在法王講堂上如下本法師座下,學佛修行。上如下本法師賜你法名「覺性」,覺是覺悟的覺,性是本性的性。阿彌陀佛以本願名號欲救度十方眾生,回歸淨土,就是要恢復我們的本有覺性,智慧德能。念佛就是覺悟的開始,成佛就是本性的開顯。上如下本法師為你取的法名,蘊藏妙義,寄望深切,取得非常好啊![/font]

[font=黑體]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與佛無二無別的佛性,佛性本來清淨光明,一法不立。六祖慧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但是由於無始最初一念妄動,起惑造業,故而神識在三界六道,生生世世,改頭換面,有時投生天上,享五欲樂;有時下生人間,老病衰殘;有時出生畜生,受人宰殺;有時墮入鬼道,飢渴逼迫;有時淪入地獄,受刑受罰。這六道輪迴是娑婆世間的苦相,是我們罪業所感召而成的。若能覺悟世間虛幻困苦,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則能回復自性本來面目,光壽無量,清淨自在。[/font]

[font=黑體]你自皈依後,五六年來,精勤修行,尤其這兩三年,師父來「台南下營念佛會」講經,每次你都很虔誠和蓮友預先佈置會場。○○○居士,發心將他家祖屋提供出來做下營念佛會的講堂,讓大家有個道場念佛共修,也讓有緣的法師講經說法。師父也知道念佛會的講堂籌建時,你負責規劃、統籌、興建、監工,可說出錢出力,費心費神。講堂成立後,你更四處邀請蓮友,集眾共修,組織助念,振興道務,你是很難得的三寶弟子。[/font]

[font=黑體]這五六年來,你除了親近法王講堂上如下本法師外,後來又親近靈巖山上妙下蓮長老。上如下本法師,年輕有為,度眾悲切,大開講席,弘化四方;上妙下蓮長老,心願廣大,行持精嚴,德高望重,四眾欽仰。二師皆以淨土法門,自行化他,教人念佛,求生西方。你實在很有福報,得遇二位明師的教導,又得遇本願法門,可見你與彌陀緣深法親。我們念佛所為何事?無非要解脫生死,往生成佛。你昨天中午十二點捨報,此時是轉凡成聖的關鍵時刻。你平生念佛不就是為了要往生西方嗎?現在因緣具足,請你善加把握。[/font]

[font=黑體]參、執著是輪迴的根源[/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請你繼續一心瞻仰阿彌陀佛的莊嚴接引像。我們生在人世,有了業報身,難免會有病痛。去年十一月,你身體不適,在麻豆鎮新樓醫院住院檢查,才知道罹患肺癌,而且癌細胞已轉移到胃腸和骨頭,致使全身疼痛不已。後來轉診到台中榮總治療,當時你下半身已失去知覺,經過手術治療,一直到今年元月才出院。在這三個月期間,你飽受病苦的折磨,對身為苦本,體會必然非常深刻。世尊在《法句經》上說:「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饑渴寒熱,瞋恚驚怖,色欲怨禍,皆由於身。」老子也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我們的負擔,餓了要找東西餵他吃,冷了要替他加衣,生病時要忍受病苦的痛楚。這個身體所帶來的煩惱,苦多於樂。別說現前亡靈○○○居士你已經六十七歲了,師父才四十出頭,從小到大,病苦連連。從我沒來台南下營講經至今,也有一年多了,這段時間整整吃了十一個月的藥,身體不時受疾病摧殘,苦不堪言。如果可以,我恨不得阿彌陀佛能早點來接我,世間的一切,我通通不要。如果阿彌陀佛早上現前來迎,我絕不會等到下午才走。我們自娘胎誕生以來,一直到人生的終點,有誰能一生不病,永保安康?有誰能長生不死,壽與天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不忍罪惡生死凡夫的我們,再受著業力的牽引,生生世世在六道沉淪,受盡苦楚,無依無靠,名符其實的三界苦命兒,六道流浪漢。因此,發願要以名號救度我們,回歸西方極樂世界,過著清靜、安穩、快樂的生活。[/font]

[font=黑體]你的色身從昨天中午十二點捨報,到現在已有廿四小時,師父為了瞭解你的狀況,剛剛觸摸你的手腳,發覺你的四肢僵硬,我百思不解,到底有什麼事令你執著掛礙?師父在南下的高速公路上與你的家屬聯絡得知,從你斷氣前到現在,不但有你的家親眷屬守候身旁為你念佛,還有下營念佛會的蓮友輪班為你助念,又有靈巖山寺一部遊覽車三十多位蓮友為你助念,又有法王講堂上如下本法師及其出家弟子八人為你助念開示,又有上心下葉尼師為你助念開示,又有上天下賓尼師等四位法師為你誦經助念。總計僧俗二眾,再加上你的家屬,大家輪班為你助念,可說廿四小時佛號不斷。如此殊勝之法緣,極為難得,善根福德之大,甚為希有,為何身體四肢會如此僵硬?你平生也常為人助念開示,知道亡者念佛蒙佛救度,大多顯現臉色紅潤,身軟如棉,徵驗往生,使家屬及蓮友安心,也令未信佛者起信。此時,是你證轉法輪的最佳機緣,只要你顯現莊嚴瑞相,證明往生,不但能令大家生歡喜心,而且證明阿彌陀佛的救度是真實不虛的,這是最圓滿的說法,真正功德無量。師父講經多年,深深體會,眾生煩惱疑心,凡事必須親眼所見,才肯相信。你若現出慈祥遺容,紅潤臉色,甚至面帶微笑,全身酥軟,你的家親眷屬或蓮友一瞻仰,大家對佛法就會更具信心,比師父講經更有效,這也是最圓滿的報謝佛恩。希望你慈悲利人,讓大家知道你已往生,不再擔心。[/font]

[font=黑體]如果你對人世尚有牽掛,遲遲未能往生,那師父不禁要告訴你,世間的一切有哪一樣比極樂世界好?縱然時間能倒流,讓你人生重來,你要嗎?讓你身居高官,榮耀一世,你要嗎?讓你家財萬貫,富可敵國,你要嗎?讓你妻恩子愛,天倫情深,你要嗎?冷靜思惟,平生學佛,你要的是什麼?平生念佛,你求的是什麼?難道不是為了往生成佛嗎?難道不是為了成辦大事嗎?世間的苦難還不夠受嗎?生死的輪迴還想繼續嗎?師父上個禮拜在醫院探望你時,你說你並不怕死,我聽了很安慰,現在師父真心以這句佛號恭送你:「業卸娑婆,永脫苦海;神登極樂,得證涅槃。」你也該安心的跟著阿彌陀佛走了。世間疾苦,虛幻無常,捨之猶恐不及,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淨土妙樂,真實永恆,求之尚嫌太遲,還猶豫什麼?此時不往生,更待何時?此刻不覺悟,佛嘆奈何?人生世間,學佛修行,轉凡成聖,超升最難;貪圖五欲,虛生浪死,墮落最易。若不往生西方,莫說人道不足恃,即使生於天上,福壽甚長,福力一盡,仍舊墮落六凡。不遇佛法不知修行之人,無話可說,既已得遇佛法,知道念佛可成佛聖,若再徒受輪迴,豈不冤枉?放下世間的執著,當下不就是自在無礙人嗎?提起名號的正念,當下不就是西方極樂人嗎?[/font]

[font=黑體]剛才○○○居士告訴師父,某一蓮友生活困苦,向你借錢,你手頭沒現金,就把房契借他抵押貸款,這件事連你的子女都不曉得。又念佛會附近某人,平生欠你八十萬,因病亡故,你不但帶領蓮友為他助念開示,還向其太太表示這筆錢不用還了。由此可見,你心地善良,樂善好施。這五六年來,你虔誠學佛,除了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還兼念南無阿彌陀佛,更抄寫《阿彌陀經》及讀誦《無量壽經》,作為常課。世尊在《無量壽經》教導我們,一向專稱無量壽佛。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三字是梵語,翻成漢語是無量壽。阿彌陀佛以無量壽命要救度眾生,不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眾生,永遠救度,故以無量壽為法體。這句佛號蘊藏了彌陀如來無窮大慈、無盡大悲,是斬群邪之寶劍,是破地獄之猛將,是照黑暗之明燈,是渡苦海之慈航,是出輪迴之徑路,是脫生死之良方,是成佛仙之秘訣,是換骨髓之神丹。你既然這麼有善心,應一心提起佛號正念,世間一切暫且放下,先往生西方,證悟真如,得六神通,再迴入娑婆,廣度眾生。[/font]

[font=黑體]你的兒女都有學佛,佛菩薩自然護佑他們六時吉祥,平安順遂,你不用掛慮。你往生到了西方,有了神通道力,也能護佑你的子女成龍成鳳,福祿康寧。況且你往生淨土,成了菩薩,你的子女也會引以為榮,師父也會倍感欣慰。雖然你的兒女不知道你將房契借人抵押貸款,可能你會牽掛此事,但是善有善報,如是因如是果,助人是善,必得福報。你不用掛慮世間的一切,想想人生猶如一場夢,縱然夢中榮華富貴,但夢醒即空。現在你已經捨棄了色身,此時若不念佛、不往西方,任何人都幫不了你,師父這麼用心,與諸多蓮友,遠從台中到下營來為你念佛,請你不要辜負大家一片苦心,更不要讓彌陀慈父佇立久候,垂手臂酸。來!跟著大家一起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font]

[font=黑體]肆、本願是絕對的救度[/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居士,請你繼續一心瞻仰阿彌陀佛莊嚴接引像。在佛像的底下有鮮紅斗大的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佛號是如來果地德名,果號從因地願行成就而來,因願乃彌陀誓救眾生,果號便能利濟稱念之人。這道理你平生就知道,此時,是實踐受用的時候了。這兩年來,你經常從台南到台中靈巖山寺,參加共修,而且服膺上妙下蓮長老的教導,每天讀誦《無量壽經》,直到捨報,這種虔誠之心,實在值得讚歎。為何要讀誦《無量壽經》,難道不就是為了要瞭解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否則我們怎麼願意欣求?難道不就是為了要瞭解阿彌陀佛的發願修行?否則我們怎麼知道念佛?此時你念佛求生,豈不是達成你平生誦經的目的?你每天讀誦《無量壽經》,對《無量壽經》一定很熟,師父就把《無量壽經》的大意,向你簡介略說,使你倍感親切,提起正念。[/font]

[font=黑體]《無量壽經》乃是淨土法門的正依經典,對阿彌陀佛的發願修行,解說詳盡;對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介紹完備。欲學淨土者,不能不讀;欲生西方者,不可不誦。此經乃世尊在王舍城耆闍崛山,入大寂定,顯現與彌陀同相之威德,以阿難及彌勒為當機者,演說如來出世本懷之他力法門,上卷敘述彌陀成佛之因果,下卷說明眾生往生之因果。[/font]

[font=黑體]一、彌陀成佛之因果:彌陀因位時之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佛所,睹見二百一十億之諸佛剎土,於諸佛土中取善去惡,構思建立清淨第一之佛土,而發四十八願;並重發三誓願,誓言以名號救度十方眾生,使其往生安養,之後即依其誓願永劫修行。四十八願中,誓言絕對救度眾生,在於第十八願。法藏菩薩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文意謂:「若我成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信心歡喜,乃至十聲,若不生者,誓不成佛。」[/font]

[font=黑體]彌陀之正覺,為眾生而成;眾生之往生,由佛願而成。佛願若不成,則眾生何因得往生?眾生若不往生,則彌陀何必成正覺。是以「正覺」與「往生」,二者相待而成。故彌陀自賭其正覺以立誓曰:「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大悲攝化之本意,在此一願。此願名「選擇本願」,乃彌陀於諸行之中,選取名號一法也,又名「念佛往生願」,又名「本願三心願」。已立此誓願,豈可無行業?於是永劫之間,苦修萬行,積功累德,欲令一切眾生,功德成就。猶如慈父積金,以遺子孫,一舉一動,悉為子孫。莊嚴淨土為眾生,成就名號為眾生,光明無量、壽命無量,亦皆為引攝眾生拔苦與樂。[/font]

[font=黑體]二、眾生往生之因果:眾生往生之因有兩種:一、念佛往生,二、諸行往生。在下卷初先說念佛往生之因,次說諸行往生之因。之後在東方偈文中,諸佛勸讚此兩種往生之因。念佛往生之因,下卷言:「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此即本願成就文,乃淨宗心要。初六句乃眾生往生之因,後二句為其果。眾生聞名信喜之一念,即時頓入不退位,於平生之時,在彌陀光明攝取中,令捨五惡,令持五善,命終之後,必到彼岸,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font]

[font=黑體]眾生往生之果,就是眾生往生淨土所得之佛果。世尊先從第二十二願之意義說起,再介紹觀音、勢至二菩薩乃最初之往生者,又廣說往生之人皆具足三十二相,智慧圓滿,說法無礙,神通自在,而供養十方諸佛,又能到十方世界隨意自在救度眾生。接著世尊懇切勸導佛子避五惡、修五善,不要背離仁、義、禮、智、信之道。而後說不能明信佛智之人,不能往生真實淨土,所以勸人明信佛智。上下兩卷之說,雖有二種因果,其要唯在本願名號之一法。[/font]

[font=黑體]《無量壽經》經文雖長,大意不外說明彌陀本願,受持即是稱念彌陀名號。現在,亡靈○○○居士,你當下念佛名號,不就是又把《無量壽經》讀一遍了嗎?當下求生淨土,不就是依釋迦如來言教而行嗎?釋迦如來講此經的目的,就是希望你我念佛往生呀!彌陀如來發願的目的,也是希望你我念佛往生呀!二尊一致,同樣悲愍我們,佛陀視眾生如一子,不忍我們長沉苦海,永劫輪迴,故以名號誓言救度,請你不要辜負佛的誓願悲心,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世間的一切,將因你的往生而圓滿,師父祝福你,蓮生上品,花開見佛。來!繼續跟著大家念佛,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第四節、略述之開示範例參考[/font]

[font=黑體]一、對信仰一貫道者之開示(此例為實例,謹供參考)[/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講師,你平生信奉禮拜老母娘和彌勒菩薩,對一貫道的信仰非常虔誠。一貫道是一個很團結有紀律的宗教團體,對道親的教化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因材施教,有條不紊。使得道親皆能依序進道,漸次修學,增長福慧,厚植道業。[/font]

[font=黑體]一貫道修持的目的,教人回歸無極理天老母娘的身邊,回復自性本來面目。你在一貫道當講師有二十多年,是一個老修行,這份始終如一堅定不退的道心,實在很難得。二十多年來你清口茹素,宣揚真理,幫辦道務,一心修行,希望能道成天上,名留人間。此時,你世緣已盡了,捨報歸空,如果圓滿回歸理天,證悟本性,回復本來,那我恭喜你。如果仍在中陰,渺渺茫茫,受業力牽引,辯論業果,那我告訴你可以回歸無極理天的另一條路,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必定解脫的大道。[/font]

[font=黑體]就佛而言,阿彌陀佛是三世諸佛的本師本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眾生稱念,必蒙救度。世尊在《月燈三昧經》說:「十方三世佛,現在過未來,皆因念佛因,得成無上覺。」又在《般舟三昧經》說:「三世諸佛,念彌陀三昧,得成正覺。」又在《觀無量壽經》說:「念阿彌陀佛即念十方諸佛,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世尊金口開示,誠諦之言,真實不虛。所以亡靈○○○講師,只要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面見阿彌陀佛後,就能乘佛願力,供養十方諸佛,拜見老母娘。[/font]

[font=黑體]就處而言,西方極樂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願力所成就的淨土,十方世界,最為第一,因為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發願說:「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道場超絕就是說西方淨土成佛快速,超越諸佛國土。成就佛道了,神通自在,十方遊化,隨心所欲,所以經上說:「生西方淨土,即生一切佛土。」因此,亡靈○○○講師,只要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到了西方淨土,就能不離西方本國,回歸無極理天;也可以到兜率內院,覲見你的老祖師彌勒菩薩。[/font]

[font=黑體]你信仰一貫道無非就是為了要超生了死,成就佛道。此時,念佛成佛,豈不是圓滿達成你的願望。而且你一生禮敬的老祖師彌勒菩薩,在《無量壽經》下卷乃是當機者,釋迦牟尼佛付囑彌勒菩薩,要在當來之世,流通此經,弘揚淨土法門,宣揚彌陀名號。所以此時,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彌勒菩薩必定歡喜讚歎的。因為你真正依照世尊的教法,如實修行。這樣不但沒有違背你信仰一貫道,反而達成你修道成道的目的。[/font]

[font=黑體]世尊在《涅槃經》告訴我們,人生有八苦,其中之一便是愛別離苦。我們與親人眷屬生離死別是很痛苦的。亡靈○○○講師,你在民國○○年時,大兒子不幸去世;又在○○年時,第五女兒也相繼離你而去。失去兒女的錐心之痛,必定讓你深刻體悟到佛陀所說的真理:「親恩妻愛,不可常保;孝子賢孫,皆當別離。」[/font]

[font=黑體]無始以來,我們已輪迴不知千萬億世,恩愛情仇,生離死別,所流的眼淚如四大海水,所死的屍骨如須彌山。唯有西方極樂世界,才是我們真實永恆的居所,才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阿彌陀佛不可思議願行功德所成就的淨土,本就是為了接引有生離死別的凡夫回歸安住。《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記載阿彌陀佛因地發願言:「若我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此之誓願明白顯示阿彌陀佛誓言,欲以果地名號無量壽佛,救度我們凡夫回歸西方淨土。無量壽是漢語,阿彌陀是梵語,乃是同一佛,梵漢各異而已。[/font]

[font=黑體]亡靈○○○講師,你平生常念彌勒菩薩聖號,讀誦《彌勒救苦真經》,一定能體會菩薩度眾的慈悲心懷。彌勒菩薩,慈心無量,為利眾生,屢次倒駕慈航,在梁武帝時,曾應化傅大士;在五代時,示現布袋和尚。現居兜率內院,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下生人間,八相成道,為賢劫第五佛,即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因為現在尚在補處菩薩階位,故說當來下生。此菩薩因過去世值佛,發心出家,修得慈心三昧,故稱慈氏,直至成佛猶立是名。彌勒是梵語,漢譯為慈氏。又往昔曾為慈育國王,名曇摩流支,慈心救世,國人稱為慈氏,自爾至今,常名慈氏。又昔為婆羅門,號一切智,於八千歲,修習慈行。又於弗沙佛時,與釋迦如來,同發菩提心,常習慈定。有以上諸義,故稱慈氏。彌勒菩薩既然將來接承釋迦牟尼佛衣缽,繼續教化娑婆世界的眾生,故彌勒菩薩必然歡喜○○講師你,依釋迦牟尼佛之言教,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淨土。[/font]

[font=黑體]佛陀乃是十法界位證極果的人,慈悲無上,更勝菩薩,尤其阿彌陀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弘發第十八願要以果德名號度盡一切眾生,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世尊解釋此願言:「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釋迦牟尼佛解釋阿彌陀佛之願,可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果地名號即由因地不可思議願行功德而成,因願誓救的對象是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即不簡智愚貴賤,不論久近善惡,不分緇素男女,不別佛門外道。任何人,凡是念佛,必定救度。[/font]

[font=黑體]亡靈○○○講師,你當講師二十多年,四處講道,弘法利生,代佛宣化,對於佛陀悲願,必能深心體會;對於世尊金言,必能依教奉行。阿彌陀佛的救度是群機普攝,萬無漏一,平等無差,沒有條件。只要念佛,絕對攝受;只要願生,必定來迎。一句阿彌陀佛,是阿伽陀藥,無病不療;是如意珠王,無願不滿;是生死苦海之慈航,無苦不度;是無明長夜之慧燈,無暗不破;但得一歷耳根,即為有緣;但能一念信心,便可相應。不論平生信仰任何宗教,修持任何法門,阿彌陀佛一律視如愛子,不會分別,不會捨棄。師父在此祝福你,修道成道,念佛成佛。來!跟著大家一起念佛,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二、對因公殉職警員之開示(此例為實例,謹供參考)[/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警員,你平生是位安份守己、負責盡職的優秀警察,為維護治安,除暴安良,於○月○日得到線報,立刻趕往案發地點圍捕歹徒。雖有其他員警同行,但你奮勇當先,不懼危險,與歹徒發生激烈的槍戰。因案發地點是KTV包廂內,且歹徒共有三名,手持精銳武器,又室內昏暗,敵暗我明,你以一敵三,不幸中彈身亡。你的身亡是為了保護百姓的安全而犧牲,為了執行法律的權力而捐軀,雖然死亡是充滿哀傷與離愁,但你的死是重於泰山的,是令人敬佩的。你的同仁們無不景仰你的英勇,欽佩你的執法,大家都以你為榮。[/font]

[font=黑體]你為了黎民的安和樂利,奮勇捉拿歹徒,因而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這種崇高的義舉,就如同佛菩薩,捨己為人,護佑蒼生。佛菩薩是很慈悲的人,「慈」是與樂的意思,給與眾生幸福快樂;「悲」是拔苦的意思,拔除眾生煩惱痛苦。佛菩薩之所作所為,無不為天下蒼生能夠離苦得樂,消災免難。如今亡靈○○○警員,你因公殉職,正是展現了佛菩薩偉大的人格、慈悲的心腸,師父真心讚歎你。你的同仁○○○警官,敬佩你的英勇,同情你的不幸,他學佛多年,知道此時此刻唯有以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才能幫助你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所以禮請師父為你助念開示,希望藉著佛陀的萬德洪名,使你色身雖亡,神識超脫,不再受生死束縛,輪迴六道。師父從你同仁口中得知,你平生服務警界,奉公守法,清廉潔愛;為人正直不阿,急公好義;與同事相處,和睦融洽。能為你助念開示,我感到十分的光榮。你的同仁○○○警官,也為你的家眷妻小未來生活設想,在警局發起同仁愛心救濟基金及子女教育基金,協助你的妻子兒女度過難關。報紙也刊載你遇害的事件,呼籲社會大眾發揮愛心,伸出援手。而且,你的上司長官也已經著手安排尊夫人在警局擔任工友。所以請你不必擔心你的妻小,掛念他們的生活。此時此刻,念佛求生西方,是你最重要的事。[/font]

[font=黑體]念佛能超脫生死輪迴,念佛能解決生命痛苦,念佛能往生西方成佛。俗話講,一樣生百樣死,每個人離開世間的方式,各皆不同。沒有學佛的人,就算長命百歲,無疾而終,一樣是要輪迴六道,受苦無窮。你被歹徒開槍打死,阿彌陀佛必定憐愍你的遭遇,大發慈悲,循著你念佛之聲,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來迎接你,駕返佛國。生死由命,富貴在天,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宿命論。佛法乃是幫助我們解決人生的種種苦難,無論生前或死後,都可以藉由六字佛號改變命運,離苦得樂。此時,你能聽到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的慈悲召喚,可見,你也是與阿彌陀佛有緣。[/font]

[font=黑體]或許你在過去世曾與這些歹徒結惡緣,所以今生被他們開槍打死。回憶事發當時,中彈身亡,難免會帶給你苦惱與哀怨,甚至憤怒與報復。可是冷靜思惟,也因此惡因緣,使你死後得遇佛法,聽聞佛號,念佛解脫,了辦生死,可謂因禍得福。所以,請你不要怪罪這些歹徒,否則瞋怒之心,反而會招致墮落惡道。以寬恕的心原諒他們,你會發覺內心是光明、溫馨、寧靜的,這就是菩薩心腸。這樣的心念佛,就是與佛心相應,與本性相應,這是人性最偉大的光芒。你是個優秀的警員,我相信你可以做到。如果你念佛,到了西方,有了神通道力,你就會發覺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係,都是因緣果報。善緣惡緣,無緣不結;討債還債,無債不來。或許你該在今生還給這些歹徒命債,了斷因果。此時正可以了無牽掛,念佛往生,成就佛道。[/font]

[font=黑體]阿彌陀佛的世界,超越三界,廣大無邊;清淨光明,美妙快樂;無有惡人,純諸菩薩;唯善無惡,安樂太平;大地平坦,黃金鋪地;晝夜六時,雨諸天花;氣候爽朗,不冷不熱;行樹樓閣,七寶莊嚴;講堂宮殿,美輪美奐;一花一草,美不勝收;蓮花化生,無胎生苦;壽命無量,無生死苦;見佛聞法,增長福慧;誦經念佛,任意進道;食衣住行,不需營作;飯食經行,逍遙自在;身相光明,如佛一般;神通道力,威神無比;具佛智慧,辯才無礙;化身千萬,供養諸佛;仗佛願力,悲救十方;迴入人間,護佑妻小。[/font]

[font=黑體]如此美好世界,這樣殊勝利益,誰人知道而不欣求?所以,世尊在經典再三勸勉我們凡夫,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不只世尊勸我們念佛,諸大菩薩、歷代祖師也勸我們念佛。茲舉一例以作說明:唐朝有一位法照大師,朝禮五台山,因緣際會,得遇文殊、普賢二菩薩。法照大師作禮問曰:「末法凡夫去聖時遙,知識轉劣垢障尤深,佛性無由顯現。佛法浩瀚,未審修行何法門最為其要?唯願大聖斷我疑網。」文殊菩薩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今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汝當常念無上法王,令無休息。」法照大師又問:「當云何念?」文殊菩薩曰:「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永不退轉。」文殊菩薩是菩薩眾中智慧第一,乃七佛之師,他說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意即念佛能夠成佛。怎麼念?就依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句一句的佛號相繼而念,決定往生,證得不退轉的菩薩階位。亡靈○○○警員,你已捨棄了肉身,神識處於中陰,無法修持任何法門,但能念佛,一樣可以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font]

[font=黑體]何以佛菩薩如此殷勸我們念佛?因為阿彌陀佛發願:「十方眾生,不論何人,不分生前死後,凡是稱念我的名號,我一定救度他;凡是願意求生我的淨土,我一定接引他。」這是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的,也是十方諸佛共同證誠的。釋迦如來,欲拔眾生大苦,此方勸勉發遣;彌陀如來,欲與眾生大樂,彼土殷勤召喚。二尊一致,共以名號,利濟群生,不遺餘力。佛視眾生,猶如一子,慈愛悲念,甚於父母。所以,亡靈○○○警員,只要你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彌陀必然放光攝受,蓮台接引。師父真誠祝福你,生極樂國,得不壞身。來!請你跟大家繼續念佛,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三、對平生念佛居士之開示(此例為實例,謹供參考)[/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老菩薩,你平生是位虔誠的念佛人,念佛已有幾十年,尤其這十四、五年之間,除了自修用功外,還每星期參加念佛共修,可謂精進菩薩。其實,你早就是西方極樂人,不必師父為你助念開示,但你的陽上眷屬,虔誠禮請師父為你做一壇功德法事,我也隨順眾生,依例為你開示萬德洪名「南無阿彌陀佛」,能使你往生彌陀報土的道理。使你聞信本願名號的真義,品位高昇,花開見佛,證悟無生。[/font]

[font=黑體]亡靈○○○老菩薩,你在○月○日走完人生,安詳捨報。除了你的陽上眷屬,每天在你身旁為你念佛外,還有慈濟功德會、諾那華藏精舍、淨願寺、佛恩寺及我們本願山的蓮友們為你助念。有這麼多四眾弟子為你誦經念佛,助你生西,這是你平生造作放生、濟貧、印經、建寺、造像、供僧等善行,與大眾廣結善緣所感召之福報。既能精進念佛,又能廣行眾善,福慧雙修,你真是優秀的佛弟子。師父能為你啟建超薦功德佛事,也感到無比的光榮。請你一心聆聽阿彌陀佛對你的悲心召喚,細心體會六字洪名的本願意義。[/font]

[font=黑體]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的果地德號,由法藏菩薩五劫思惟發願、永劫修行萬善所成就的。法藏菩薩發願的本意,是希望以名號救度十方所有眾生,使其回歸西方報土,成就菩提。世尊在《無量壽經》告訴我們,疑惑佛智者,往生化土,不能見佛聞法,無由供養十方諸佛;明信佛智者,往生報土,身相光明,威神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佛智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因為稱念六字洪名是法藏菩薩,以佛智選取救度十方眾生的方法。所以,仗自力修行,疑心念佛,便生化土;仗他力修行,信心念佛,便生報土。亡靈○○○老菩薩,你平生雖然精勤念佛,但不曾聽聞名號的本願意義,現在師父告訴你,可以使你明白信受之後,念佛直入彌陀報土。[/font]

[font=黑體]善導大師是中國淨土第二代祖師,被眾所公認是阿彌陀佛的示現,大師在《法事讚》告訴我們:「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意思是說,極樂報土是阿彌陀佛無為無漏、不可思議願行功德所莊嚴而成的,是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凡夫以疑惑佛智、自力心行不能往生。唯有仰仗法藏古佛為我們完成的六字名號真實功德,方能契入涅槃的報土。因為凡心是意識心、煩惱心、生滅心,所修所行是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不能相應往生極樂不生不滅之報土。法藏菩薩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以古佛的真實心、清淨心、平等心為我們修諸六度萬行,成就無為無漏的真實功德,納入名號中,所以稱為萬德洪名。這就如同慈母愛子,每天辛勤努力的付出一樣,你身為人母,必能體會父母對孩子犧牲奉獻之心。[/font]

[font=黑體]通常一般蓮友念佛,大多以自力心求念佛的功夫,將名號喻為石頭,煩惱喻為草,念佛即是石頭壓草,欲以此伏斷惑業,得生淨土。或把佛號當作是自己稱念的功德,念得愈多,功德愈多,如此積功累德,累積往生的資糧。殊不知,萬德洪名是法藏菩薩無條件的救度,故四十八願之第十八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乃至十念即是包括長在一生,短在十聲一聲的念佛。長在一生數十年的用功念佛,或可伏斷惑業,但短在十聲一聲之念佛,如何伏斷惑業?故以名號伏斷惑業作得生要件,其行雖嘉,但非彌陀本意,亦非淨土正義。[/font]

[font=黑體]又殊不知,六字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本就具足我們往生西方的三資糧,法藏古佛早就為十方每一眾生完成了諸行萬善的功德,納入在名號當中,使我們稱念得度。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把這道理說了出來,這就是有名的「六字釋」,大師說:「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意;言阿彌陀佛者,則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此六字釋,充分顯示出「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具足信、願、行,往生三資糧。因為「歸命」就是信,「發願迴向」就是願,「則是其行」就是行。何以說歸命就是信?因為歸命是歸順阿彌陀佛的敕命,阿彌陀佛的敕命就是本願救度,歸向本願的救度,就是信受本願,信受本願自然稱念名號。本願是因,名號是果,信因願,稱果號,信行一體,內外一致,心口一如,如此信行就與名號相應,與佛願相應,就是如實修行了。所以信靠本願的心,就叫南無;任憑救度的心,也叫南無。南無之心一歸命,阿彌陀佛萬善萬行無為無漏之功德,即迴施予南無的眾生,使其直入報土。這樣的念佛,就是本願念佛、信心念佛、他力念佛,名符其實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font]

[font=黑體]曇鸞祖師在《往生論註》言:「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何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與此相違,名如實修行相應。」曇鸞祖師這一番精妙開示,把一般人念佛的毛病直指出來。[/font]

[font=黑體]彌陀本願名號,本來能破眾生無明,能滿眾生志願,何以有人念佛不能滿願得生?即因不知道阿彌陀佛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因為不知,所以起疑,故而信心不淳、不一、不相續。「實相身」就是法藏菩薩不可思議願行成就之涅槃佛身,「為物身」就是法藏菩薩發願修行為度眾生之身。阿彌陀佛之因地果地,無非數數為利濟群萌,而成就法界身。《觀經》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眾生信佛本願,稱念佛名,彌陀身心之功德,即遍入法界眾生之身心。[/font]

[font=黑體]如此,以「阿彌陀佛之功德力,我等凡夫方得往生」而念佛,即是與名義相應,如實修行。自力念佛之人,若精進則覺得往生一定,懈怠則覺得往生不定,思以名號伏斷惑業,欲以稱念積功累德,即是將阿彌陀佛推置於西方,與自己疏遠,故與名義不相應,不如實修行,蓋心中疑惑故。[/font]

[font=黑體]所以此時,亡靈○○○老菩薩,只要你轉個念頭,仰仗佛力,感恩阿彌陀佛發願以名號救度你的慈悲心,而稱念六字洪名,就是明信佛智的他力念佛,即可往生西方,直入報土。你看,你的靈前牌位不就是寫著「佛力超薦○○○往生蓮位」嗎?佛力就是佛的願力啊!佛力在哪裡?就在六字洪名當中。六字洪名是法體,法體有妙用,妙用就是佛光攝受。所以念佛之人,必得阿彌陀佛放光攝受,威神加持,蓮台來迎,往生淨土。[/font]

[font=黑體]老菩薩,你是位正信三寶佛弟子,早年皈依在上聖下印老法師的座下,後來又皈依在水里上懺下雲老法師座下,兩位老法師皆是勸人念佛求生淨土的高僧,德高望重,戒行精嚴。你得受明師的教導,又能躬身實踐,實在是很難得的念佛人,誠如世尊在《觀經》所讚歎的:「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花,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這段經文是世尊讚歎念佛的人,是人中的上上人,必定往生西方,成就佛道。芬陀利花是梵語,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白蓮花,白色的蓮花代表清淨、純潔、可貴,也就是說念佛人是非常希有、難能可貴的人。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把念佛人當成是勝友,「當坐道場」是當來成佛的意思,「生諸佛家」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尊的這一段經文開示,使我們知道,念佛確實是很難能可貴的修行,也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成佛。[/font]

[font=黑體]回想老菩薩你的一生,雖然精勤念佛,但也不免諸多病苦,尤其最近這兩年多來,更是受到病苦的折磨,接連在中國醫藥學院、台中榮總醫院、大甲李綜合醫院、台北長庚醫院、台中中山醫院等,住院醫療,受盡肉體病痛的苦楚。相信你一定能體會世尊的開示:「人生是苦海。」此時,捨棄這業報身,念佛往生報土,得證法性生身,豈不清涼快樂、自在解脫!師父真誠祝福你,往生報土,證得涅槃,倒駕慈航,普度眾生。來!繼續與你家親眷屬、諸位法眾一起稱念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四、對看風水地理師之開示(此例為實例,謹供參考)[/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老先生,你平生是位地理師,對天文地理、陰陽風水,頗有研究,也經常為人擇日,勘察地理,推斷吉凶。雖然你平生沒學佛,但你的二媳婦有學佛,在你身故後,虔誠為你誦經,祈求冥福,以盡孝思,並且透過我們本願山彌陀助念團的王副團長,聯繫蓮友為你助念。王副團長與你是舊識,知道你已離開人世,刻不容緩,立即安排諸多蓮友為你念佛,期望藉著彌陀名號,幫助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由此可見,王副團長對你情深義重,護持有加,希望你得生淨土,成佛作祖。[/font]

[font=黑體]亡靈○○○老先生,你一生致力於堪輿的研究,對於陰陽五行、風水地理的種種道理,深信不疑。確實,天地之間,日月星辰,時序更替,晝夜變遷,陰陽相對,五行生剋,有其一定軌跡可循,可依之判斷禍福吉凶,進而趨吉避凶,消災免難。但堪輿學並沒有教我們如何超越陰陽五行,出離三界六道,了辦生死大業。唯有佛法才是究竟圓滿解脫之道,因為佛陀一生的教法,無非就是告訴我們如何擺脫生死的繫縛,解決生死的大難,得到永恆的解脫,圓成無上的菩提。堪輿學所說的陰陽五行、風水地理,皆不出佛法所說的三界六道。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是凡夫生生造罪受苦的迷界。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乃是凡夫世世輪迴趣向的處所。三界六道有吉凶禍福、陰晴圓缺、消長對待,是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是生老病死、輪轉不休的。因此,真正的趨吉避凶就是要跳脫三界,不受陰陽五行拘束;真正的消災免難就是要解決生死,不受風水地理局限。今天師父告訴你一條光明的大道,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世尊在佛經上告訴我們的,我轉告給你,讓你也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請你靜心聆聽,用心體會。[/font]

[font=黑體]佛陀在經上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語,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堪忍,這世界的眾生,善少惡多,忍受諸多煩惱,不肯出離,故說堪忍。娑婆世界何以污穢不淨、災難痛苦?因為身處在這世界的凡夫眾生,內心醜惡,煩惱厚重,逢緣觸境,造罪造惡,是以感召穢惡之土,這就是佛法所說的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就是吾人所處的環境,大至地球山川大地,小至個人居家處所;正報就是吾人的身心。[/font]

[font=黑體]凡心有善有惡,時善時惡,故感召之環境有好有壞,因此衍生出吉凶禍福、風水地理等現象。這就是佛法所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禍福無門,惟人自招,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一念心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當下便是快樂天堂;一念心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當下便是痛苦地獄。同處人間,我們凡夫所見,是污穢不堪的穢土;釋迦如來所見,卻是清淨光明的淨土。同在地獄,罪人所受苦楚無量,佛陀所受卻清涼自在,故佛說:「一切萬法,唯心所變,唯識所現。」[/font]

[font=黑體]相同的道理,極樂世界清淨快樂、殊勝莊嚴,是阿彌陀佛清淨的願心所感召而成的。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未成佛之前,是位國王,聽聞了當時世自在王佛講經說法,心開意解,法喜充滿,於是棄國捐王,出家為僧,法號法藏。法藏菩薩弘發四十八大願,誓言以果地名號救度十方苦難眾生,經過長劫的修行,終於完成了四十八願,建立了淨土世界。成就了佛道的法藏菩薩,佛號叫「南無阿彌陀佛」,佛國叫「西方極樂世界」因此,釋迦牟尼佛才在佛經告訴我們,念佛可以往生西方佛國,並且指出極樂世界,在我們娑婆世界的西方,經過十萬億佛土便是。這就是釋迦如來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的地理位置。佛陀是智慧圓滿的人,具有不可思議神通道力,觀無量世界一切事物,如同看掌中之物,所謂「佛眼真見,無所不見。」[/font]

[font=黑體]以風水地理而言,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風水地理最好的地方。在人世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世之時,所居住的地方,山明水秀鳥語花香,地處要道交通便捷,公設齊備生活便利,也就是風水好、地理佳。死了之後,住一門依山傍水,地處龍穴的好風水,福蔭子孫,流芳後代。西方佛國是三界外的淨土,不在陰陽五行當中,超越世間時空的範圍,地上是黃金鋪地,天上則天雨妙花,氣候四時清涼,不論講堂、精舍、樓閣、行樹,皆是七寶莊嚴而成。每天與佛菩薩,俱會一處,聞法修行,逍遙自在。具足六種神通,能夠不離本國,化身千萬,供養諸佛,蒙佛授記。往生之人,蓮花化生,皆得金剛佛身,不老、不病、不死,光壽無量,智德圓滿,神通自在,身相如佛;而且不必營作,仗佛願力,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這豈非是最佳的地理環境,豈非是我們居住最好的地方!對於通達風水地理的○○○老先生你而言,一定比一般人更積極嚮往、更欣喜願生。[/font]

[font=黑體]亡靈○○○老先生,你在○月○日因細菌感染,雖行醫治,但仍然失去了寶貴生命。死亡對我們凡夫而言,充滿無奈與痛苦,任誰也無法避免。當你捨掉肉體之時,必能體會佛法所說的靈魂不滅之事實。此時,你在中陰,沒有肉體的依附,神識渺渺茫茫,無依無靠,不知何去何從;甚至業報現前,令你驚恐害怕,痛苦不堪。如今正是需要阿彌陀佛的救度,故此時念佛對你最重要,也因此王副團長與諸位蓮友才會為你助念。你只要念佛,就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的光明照攝,身心自在,隨佛迎接,駕返蓮邦,永生不死。[/font]

[font=黑體]世間的一切,幻滅無常,無論財富、權勢、名位、情感,都將隨著生命的結束而消失。吾人就算在世,地處龍穴,風光明媚,住屋華麗,猶如皇宮,也不免大限來臨,捨身而死。何況人世間任何絕佳之風水地理,都遠遠不及極樂淨土的千萬分之一。俗話說:「福地福人居。」佛法更圓滿地說:「福人居福地。」西方極樂世界是最佳的福地,念佛之人就是有福報的人,因為阿彌陀佛發願:「十方的眾生,不論任何人,念我的名號,我一定救度。」佛陀是人格崇高、智德圓滿、斷惑證真的聖人,所說的話,真實不虛;所發的願,如實而行。所以念佛一定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因此,世尊在許多經典屢屢地勸勉我們凡夫,一心念佛,求生淨土。[/font]

[font=黑體]佛陀是很慈悲的人,視一切眾生猶如愛子,不願意見我們在三界輪迴、六道沉淪。故而發願修行,成就莊嚴的淨土,無非要接引我們回歸,安身立命,過著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知道有淨土佛國的好地方,知道念佛可以超生了死,誰人願意在娑婆世界繼續輪迴受苦?但不念佛不求生,又有誰可以擺脫業力的牽引,出離生死苦海?今天師父告訴你這條明路,證明你與佛有緣,也是你二媳婦的孝心所感,更是王副團長善盡朋友之情誼。我很高興也很榮幸可以幫助你,走向康莊的西方大道,得到永恆的真實生命。希望你把握如此善因法緣,至誠念佛,求生淨土。師父真誠祝福你,往生地靈人傑之淨土,得證光壽無量之佛身。來!請你跟大家繼續念佛,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五、對喝農藥自殺者之開示(此例為實例,謹供參考)[/font]

[font=黑體]現前亡靈○○○先生,你平生是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夫,勤奮勞苦,生活規律。為改善家境,農閒時節,也兼差鋼筋捆工,貼補家用。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是一家大小幸福美滿。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八年前,你因身體不適,咳嗽不停,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肺結核,經過二年的治療,終於治癒,也花了不少醫藥費。三年前,你的二個兒子,為了轎車,兄弟失和。大兒子不顧你的勸阻,買了一輛新車,無照駕駛,結果撞傷一對母女,母親斷腿,女兒擦傷,後來支付對方醫藥費十七萬,對方又強硬索賠四百四十萬。你為人忠厚老實,生性善良,抵不過人家強索,只好無奈的拿著田契向銀行貸款一百萬,賠償對方。自此,承擔貸款的壓力,使原本困苦的家境雪上加霜。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家運不濟之時,一年多前,你正在田間小道,疏通水渠,竟然無端飛來橫禍,遭人莽撞開車撞斷小腿。從此之後,無法作務,連走路都得用柺杖輔助,家境也因此更加拮据。[/font]

[font=黑體]經過接二連三橫逆的打擊,使你頓感人生灰暗,世間苦難,因而鬱鬱寡歡,悶悶不樂,一時之間,無法排憂解苦,於是毅然在自家屋後喝農藥自殺,結束一生。當家人清早發現時,你早已一命嗚呼,斷氣多時。可見你有必死決心,才會趁家人熟睡之際,了此殘生。你會做出如此無奈的決定,可能有下列幾點因素:一、認為人生已無意義了,二、承受不了接連無情的打擊,三、很想解脫一切痛苦,四、以為死了可以一了百了,五、不願成為妻子兒女的負擔。姑且不論是什麼原因,死亡已成事實,現在應藉由念佛彌補遺憾,所謂「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佛法就是能幫助我們解決人生種種的問題,如果你真的很想解脫,不願繼續受苦,請你一心聆聽師父的開示,至誠念佛,求生淨土。[/font]

[font=黑體]世間的一切窮通禍福、興衰苦難,無不是因緣果報,業力使然。當知,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有代者。這世間本就災禍不斷,憂苦連結,大至國家,小至個人,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佛陀說:「人生是苦海。」苦用海來形容,就是說這苦既廣且多。既然身處苦海,誰能無苦?若能了解世間真相,明白痛苦原因,知道解苦方法,進而切實而行,圓滿解決痛苦,則苦不白受。[/font]

[font=黑體]世人目光如豆,愚痴無智,不知本有佛性,藉由修行,可成菩提;只知追求五欲,圖謀名利,造罪作惡。對痛苦的世間,不生厭離;對快樂的淨土,不生欣求。只為三餐生計,奔波忙碌;為家庭事業,費心勞累。有財產的惟恐失去,沒有財產的希望擁有,有錢無錢,同樣煩惱。無論尊卑、貧富、男女、老幼都一樣,苦心焦慮,終日操煩,沒有一刻安寧。平日不肯積福修善,誦經念佛,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悔懼交至。一旦命終,只有單獨一人,遠赴三途六道,這是世間生死輪迴的真相。造成這些痛苦的根源,就是貪瞋痴三毒煩惱未滅,逢緣觸境,起惑、造業、受苦,一生又一生,一世又一世,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無有止盡。[/font]

[font=黑體]徹底解決這些苦難的方法,就是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有智之人,應該在得遇佛法之時,依教奉行,脫離迷妄的世界,求生常樂的淨土,獲得永恆的生命,過著安穩的生活。六字洪名,可以幫助亡靈○○○先生你離苦得樂。離什麼苦呢?離生死大苦,因為世間的苦,皆因生死未了而引起。得什麼樂呢?得涅槃大樂,也就是往生淨土,畢竟成佛。[/font]

[font=黑體]死亡對我們凡夫眾生而言,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你既然結束自己的生命,現在已無法繼續使用這個肉體,眼前最要緊的就是處理靈性的歸宿。從你自殺身亡後,神識離開軀體,你當能深刻體會,原來死亡不能一了百了,因為神識不生不滅;死亡只不過是神識離開肉體,從陽世進入陰間,轉化不同時空而已。如今你在中陰,見聞覺知,更勝平生,這句佛號是你此時此刻的救命妙法。非常慶幸,有很多蓮友一聽到你身故,立即趕來為你念佛,這也是○○居士關心你,主動邀請我們本願山彌陀助念團的蓮友為你助念,希望以六字洪名幫助你往生西方極樂,使你感嘆哀傷的人生轉變為幸福美滿的人生。[/font]

[font=黑體]今天師父受你岳母的禮請,她無論如何一定要請師父為你作一壇功德佛事,好好地開曉你,使你能超昇佛國,不要再沉淪六道了,她知道你已經受了太多的苦了。師父受了你岳母的虔誠感動,所以忙裡撥空,利用今早星期假日與諸位居士們,共同在你靈前為你誦經念佛,這樣難得殊勝的法緣,你千萬不能辜負你岳母的一番苦心。你也知道這些年來,你岳母對你的關心與付出,多年前她也曾勸你念佛修行,對你鼓勵再三。你雖沒有積極行動,皈依三寶,精進念佛,但是偶爾也會念幾句佛號,可見你也是有佛緣。一年多前,師父也受你岳母之請,探望過你,當時你發生意外不久,從你口中得知,人生際遇,並不如意。如今再見,音容宛在,陰陽兩隔,使人不禁感嘆,世事多變,造化弄人。希望你接受師父的勸勉,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徹底圓滿,解脫苦難。[/font]

[font=黑體]人生的辛酸與苦楚,誠如古德所言:「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有人為家庭而苦,有人為事業而苦,有人為感情而苦,有人為名利而苦,有人為權勢而苦,有人為財富而苦。總之,有誰能一生時時幸福美滿、一世處處得意快樂?人生際遇,起起伏伏,如群山相連,有高有低;世間苦樂,生生滅滅,似海水波浪,有生有滅。縱使國王大臣、名流仕紳、富商巨賈,也是如同販夫走卒,有時順心歡笑、有時失意悲傷,有時一帆風順、有時坎坷曲折。悲歡離合,聚散苦樂,本來就是凡夫人生舞台的寫照。[/font]

[font=黑體]古往今來,凡成大事業,有大成就者,無不經歷艱難困苦;孫臏遭忌,在被剜去兩邊膝蓋骨之後,修成一部流傳後世的《孫臏兵法》;屈原被讒言所害,屢遭放逐,於三湘四水的荒蠻野嶺中,賦得絕唱《離騷》;司馬遷直言情理,受囚禁之大侮,領宮刑之奇恥,隱忍不怠,方成一部《史記》。孔子在陳、蔡兩國之間,被人圍困,他忍住飢餓,環顧四周景色,不禁對弟子感嘆道:「天寒既至,霜雪既降,才知道松柏蒼翠的顏色難得啊!」《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司馬懿時,天上竟突然下起大雨,這時諸葛亮萬般無奈地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范雎未成秦相國之前,冤屈受刑,肋骨被打斷,牙齒被打落,但他忍辱求全,隱身民間,後來取得秦昭王之信任,成為謀士,建立了秦國霸業,被封為「應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求學時代,三餐只能以一塊鹹菜充飢,後來成就了治國安邦、平定天下的本領。音樂家舒伯特,聞名於世的「搖籃曲」,就是在他窮困潦倒,餓得發昏時寫成的。[/font]

[font=黑體]上列聖賢豪傑,聞人達士,成功之背後,無不充滿辛酸坎坷,古人曾感嘆人生之際遇云:「閹雞翅大,飛不如鳥;蜈蚣百足,行不如蛇;人有縱天之志,無運不能自通;馬有千里之行,無人不能自往,時也、命也、運也、非我所能也。」如此之英雄豪傑,人世也不能稱心如意,吾輩平庸之人,凡事又豈能盡如人意?[/font]

[font=黑體]儒家孔老夫子之得意門生—顏回,生活窮困,飲食粗簡,僅以一竹簍盛飯糊口,僅以一葫蘆瓢飲水,居住在陋巷,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別人可憐他窮酸過日,但顏回也不改其樂,因為他心中有道,怡然自得,這就是君子憂道不憂貧。數百年前日本有一位乞丐,不知其名,人稱「因緣乞丐」。他是位虔誠的念佛人,每天一早,就到寺院與住眾一起念佛作早課,早課作完才大街小巷沿門乞討,雖三餐不繼,卻知足快樂,因為他心中有佛,自在解脫。他亡故後,別人為他收屍火化,竟燒出許多珍奇的舍利子。顏回與因緣乞丐,一般人必然認為他們是窮困落魄之人,但師父卻認為他們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人生的意義在哪裡?人生的方向在哪裡?人生的價值在哪裡?很值得你我深思啊![/font]

[font=黑體]若想追求富貴,就要追求大富大貴,成佛就是大富大貴的人,西方極樂世界,黃金鋪地,講堂、精舍、樓閣、行樹皆是無量眾寶所建造而成。食衣住行,不必費心營造,自然變現在前。不必辛苦工作,受用隨心所欲。每天與佛菩薩在一起,悠遊自在,沒有怨憎相會之苦。蓮花化生,與佛身一樣,不老、不病、不死。安和樂利,沒有車禍之災。這樣的世界,不就是我們最想要的嗎?阿彌陀佛是位大慈悲、大神通、大智慧的佛,他知道我們凡夫眾生的苦難,所以為我們建造莊嚴的淨土世界,毫無條件接引我們回歸,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他知道我們凡夫眾生的需求,凡夫眾生很需要感情、金錢、長壽、健康、權勢、名位……。沒有這些就活不下去。因此阿彌陀佛成就的淨土世界,這些都能滿足,而且淨化。凡夫之世情乃是痛苦的,彌陀之法情乃是快樂的;人間之壽命乃是短暫的,極樂之壽命乃是永恆的。印光大師說:「倘蒙彌陀接引,往生西方,則千足萬足矣。」這話講得太好了,到了西方淨土,什麼都有了,還有什麼不滿足?[/font]

[font=黑體]那要如何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就是一心念佛。因為阿彌陀佛發願說:「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意思是說,任何人稱念佛號,長在一生,短在十念,不管多與少,阿彌陀佛都絕對救度。亡靈○○○先生,你平生或多或少也有念佛,一定可以蒙受阿彌陀佛的接引。或許你會認為:「我自殺也可以得救嗎?」阿彌陀佛是很慈悲的佛,他知道你的無奈與苦楚,一定憐愍你,更想救度你,只要你念佛,願意往生,決定往生。往生之後,你就光壽無量,神通自在,可以回入人間,護佑妻子兒女,這樣的人生才究竟圓滿。否則在人世間,縱然富貴百年、妻恩子愛、功成名就、福壽全歸,到頭來也同樣要輪迴受苦啊!人生最值得走的一條光明大道,就是念佛往生西方,希望你接受師父的苦心勸勉。師父真誠祝福你,上生佛國,自在解脫。來!繼續與你陽上的家眷與蓮友大德,一起念佛,南無阿彌陀佛……。[/font]
[/color][/size]

2009-3-8 20:35 Jill
[size=4][color=#336699][font=黑體]附件一:助念通告[/font]

[font=黑體]一、來訪親友及眷屬,請遵守下列事項:[/font]

[font=黑體][1]務必節哀,萬不可在病(亡)人面前哭泣、流淚、與其交談或觸其身體、更衣等,以免其割捨不下,無法安心而去,或因疼痛而生瞋恨。[/font]

[font=黑體][2]此刻最能表達孝思,於病(亡)人最有利者,即是念佛送終,令其安詳往生淨土。[/font]

[font=黑體][3]助念時,聲調高低、速度快慢應得宜,避免咳嗽、打噴嚏或其他雜音,以求專一;若未諳助念者,亦請小聲隨念。[/font]

[font=黑體][4]念佛時請保持肅靜,禁止閒談,欲談論別事,請至他處。[/font]

[font=黑體][5]請勿焚燒冥紙、往生錢、吸菸,以免污染空氣,影響念佛。[/font]

[font=黑體]二、迴向文[/font]

[font=黑體]願以此功德 迴向○○○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font]
[font=黑體]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font]

[font=黑體]附件二:祭文範例[/font]

[font=黑體]意義:奠禮儀式進行中,在靈幃之前,對於亡者因懷念而誦讀的追悼文詞,統稱為「祭文」。依內容不同可分為二類:[/font]

[font=黑體][1]家奠文:即在家祭奠禮當中,由家族在靈前所讀誦的懷恩文章。[/font]

[font=黑體][2]公奠文:即在公祭奠禮當中,由親友及機關團體在靈前所讀誦的追悼文章的統稱。[/font]

[font=黑體]範例一[/font]

[font=黑體]維元祐八年,歲次癸酉八月丙午朔初二日丁未,具位蘇軾,謹以家饌酒果,致奠于亡妻同安郡君王氏二十七娘之靈。嗚呼!昔通義君,沒不待年,嗣為兄弟,莫如君賢。婦職既修,母儀甚敦,三子如一,愛出于天。從我南行,菽水欣然,湯沐兩郡,喜不見顏。我曰歸哉,行返丘園,曾不少頃,棄我而先。孰迎我門?孰餽我田?已矣柰何!淚盡目乾,旅殯國門。我實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嗚呼哀哉!尚饗![/font]

[font=黑體]範例二[/font]

[font=黑體]維萬曆四十四年,歲次丙辰,十一月庚子朔,越十有九日丙戌,前海印沙門辱教德清謹陳香積之供,致祭於紫柏尊者達觀大師之靈曰:[/font]

[font=黑體]嗚呼!惟師之生也不生,乘願力而來;師之死也不死,順解脫而去。去來不落常情,生死豈同世諦?以師之住世也,秉金剛心,踞堅固地,三十餘年家常茶飯,脊骨純綱,千七百則陳爛葛藤,鼻孔殘涕,推倒彌勒、釋迦,不讓德山、臨濟。為人極盡慈悲,臨機絕無忌諱,誓護法若惜眼睛,求大事如喪考妣,不與世情和合,便是真實行履。晏坐水月光中,獨步空華影裏。初訪予於東海也,頓脫形骸;既再晤於西山也,搜窮骨髓。當予禍之未形也,備告之以隱微;及予難之既發也,將為我以雪洗。且酬夙約於曹溪,將扣閽於帝里,冒炎蒸於道路兮,望影響而進止,乃設法以多方,冀出予於九死。[/font]

[font=黑體]嗚呼!師之為法門也,實抱程嬰、杵臼之心;師之為知己也,殆非管鮑、陳雷之比。予荷皇仁之薄罰兮,師之心猶未已;予被放嶺表兮,師佇候於江沚,一見歡若更生兮,如九原之復起。予與師作永訣兮,甘為炎方之厲鬼。師囑予以寧志兮,冀幽扃之再啟。予揮涕以臨長路兮,師執手含悲而不語。維時關山一別兮,日月若失。心知師之不我忘兮,每叮嚀其無以。師以願力所持兮,誓不負其本始,乃斂太阿之光焰兮,不顧放身於塵滓,冀和璧之必信兮,不惜隋珠之輕抵。[/font]

[font=黑體]將扣君門兮九重,倏遇飆風兮四起,陸海波騰,龍蛇披靡,玉石俱焚,法幢傾圮。師登八道之康衢兮,忽遇長蛇與封豕。皇天實鑒其衷兮,唯見逞於庸鄙。幸此心之白兮,聊以發其蘊底。師實曠然,何憂何喜?逆順隨宜,死生遊戲,何夙負之相尋兮,信前緣之固爾。師悲五濁之不堪,直一行之可恃,乃盥漱以趺坐兮,遂寂然而長往矣。[/font]

[font=黑體]嗚呼痛哉!師既不以禍患攖寧,又何以去來為事?故撒手便行,全無擬議。惟師以金剛為心,故留不壞之體,有予弟子奉師以南旋兮,就雙徑以歸止。予聞訃以摧心兮,望長空而殞涕,欲親禮於龕室兮,奈業繫之羈縻;擬生還以慰師靈兮,忽星霜之踰紀。匪此心之暫安兮,第因緣之不我與。頃幸遂其本懷兮,始得陳辭而致誄。嗚呼痛哉!師何死兮我何生,我不來兮師不寧,形骸異兮共此心,幽冥隔兮終合并,誓同歸兮踐深盟,寂光朗兮師安住。我頂禮兮展哀慕,陳香積兮灑甘露。師臨機兮願來赴,光明兮照曜,翹勤兮延佇。哀哉尚饗![/font]

[font=黑體]附件三、亡者生平事蹟一覽表[/font]

[font=黑體]亡者生平事蹟一覽表[/font]


[font=黑體]開示者:[/font]
[font=黑體]日 期: 年 月 日[/font]
[font=黑體]姓 名[/font]




[font=黑體]性 別[/font]




[font=黑體]學歷[/font]




[font=黑體]經歷[/font]



[font=黑體]年 齡[/font]



[font=黑體]死 亡[/font]
[font=黑體]時 間[/font]


[font=黑體](國曆)[/font]


[font=黑體]月    日    時    分[/font]


[font=黑體]死亡[/font]
[font=黑體]原因[/font]



[font=黑體]生何病[/font]
[font=黑體]病多久[/font]




[font=黑體]治 療[/font]
[font=黑體]情 形[/font]



[font=黑體]是 否[/font]
[font=黑體]歸 依[/font]




[font=黑體]皈 依[/font]
[font=黑體]師 長[/font]




[font=黑體]法[/font]
[font=黑體]名[/font]




[font=黑體]修 行[/font]
[font=黑體]情 形[/font]


[font=黑體]□讀經□念佛□聽經□拜佛[/font]
[font=黑體]□守戒□持咒□朝山□拜懺[/font]
[font=黑體]是 否[/font]
[font=黑體]茹 素[/font]


[font=黑體]□早齋[/font]
[font=黑體]□長齋[/font]
[font=黑體]□初一、十五[/font]


[font=黑體]受 戒[/font]
[font=黑體]情 形[/font]


[font=黑體]□五戒[/font]
[font=黑體]□八關齋戒[/font]
[font=黑體]□菩薩戒[/font]


[font=黑體]親 近[/font]
[font=黑體]道 場[/font]




[font=黑體]有經常[/font]
[font=黑體]共修嗎[/font]



[font=黑體]平 生[/font]
[font=黑體]信 仰[/font]


[font=黑體]□基督教□天主教□回教[/font]
[font=黑體]□一貫道□天帝教□神道教[/font]


[font=黑體]信 仰[/font]
[font=黑體]概 況[/font]



[font=黑體]臨終病苦[/font]
[font=黑體]或是安詳[/font]




[font=黑體]臨終家人[/font]
[font=黑體]是否更衣[/font]




[font=黑體]亡者臨終[/font]
[font=黑體]是否急救[/font]




[font=黑體]在醫院或[/font]
[font=黑體]家中斷氣[/font]



[font=黑體]臨終家人[/font]
[font=黑體]是否助念[/font]




[font=黑體]亡者臨終[/font]
[font=黑體]是否念佛[/font]




[font=黑體]斷氣八小時內[/font]
[font=黑體]是否動過遺體[/font]




[font=黑體]亡者何時[/font]
[font=黑體]淨身更衣[/font]



[font=黑體]何時入冰[/font]
[font=黑體]櫃或棺木[/font]




[font=黑體]有否慈善[/font]
[font=黑體]團體助念[/font]




[font=黑體]有否法師[/font]
[font=黑體]居士開示[/font]



[font=黑體]個 性[/font]
[font=黑體]如 何[/font]


[font=黑體]□內向 □外向 □孤僻[/font]
[font=黑體]□樂觀 □悲觀 □急性[/font]
[font=黑體]□溫和 □剛烈 □慢性[/font]
[font=黑體]□耿直 □固執 □率真[/font]


[font=黑體]為 人[/font]
[font=黑體]如 何[/font]


[font=黑體]□忠厚老實 □憤世嫉俗[/font]
[font=黑體]□廣結善緣 □熱誠待人[/font]
[font=黑體]□急公好義 □自私自利[/font]
[font=黑體]□謹守本份 □好管閒事[/font]


[font=黑體]育[/font]
[font=黑體]有[/font]
[font=黑體]子[/font]
[font=黑體]女[/font]



[font=黑體]處 事[/font]
[font=黑體]如 何[/font]


[font=黑體]□盡忠職守 □敷衍了事[/font]
[font=黑體]□力求圓融 □謹守原則[/font]
[font=黑體]□有始有終 □半途而廢[/font]
[font=黑體]□迅速效率 □遲緩不彰[/font]


[font=黑體]生 性[/font]
[font=黑體]如 何[/font]


[font=黑體]□善良慈心 □兇狠惡心[/font]
[font=黑體]□積極進取 □消極頹廢[/font]
[font=黑體]□謹言慎行 □放蕩不羈[/font]
[font=黑體]□謙恭沈穩 □憍慢虛浮[/font]


[font=黑體]平[/font]
[font=黑體]常[/font]
[font=黑體]講[/font]
[font=黑體]話[/font]


[font=黑體]□國語[/font]
[font=黑體]□台語[/font]
[font=黑體]□客語[/font]
[font=黑體]興 趣[/font]
[font=黑體]嗜 好[/font]


[font=黑體]□看書 □登山 □唱歌[/font]
[font=黑體]□郊遊 □釣魚 □跳舞[/font]
[font=黑體]□旅行 □下棋 □看電視[/font]
[font=黑體]□游泳 □彈琴 □看電影[/font]


[font=黑體]習 性[/font]
[font=黑體]如 何[/font]


[font=黑體]□勤奮努力 □庸懶怠墯[/font]
[font=黑體]□生活規律 □晨昏不定[/font]
[font=黑體]□菸酒不沾 □吃喝嫖賭[/font]
[font=黑體]□守時守法 □散漫不經[/font]


[font=黑體]講[/font]
[font=黑體]話[/font]
[font=黑體]速[/font]
[font=黑體]度[/font]


[font=黑體]□快[/font]
[font=黑體]□慢[/font]
[font=黑體]□適中[/font]
[font=黑體]對[/font]
[font=黑體]待[/font]
[font=黑體]子[/font]
[font=黑體]女[/font]


[font=黑體]□嚴教[/font]
[font=黑體]□慈愛[/font]
[font=黑體]□打罵[/font]
[font=黑體]□訓勉[/font]


[font=黑體]對[/font]
[font=黑體]待[/font]
[font=黑體]長[/font]
[font=黑體]上[/font]


[font=黑體]□孝養[/font]
[font=黑體]□禮敬[/font]
[font=黑體]□遵行[/font]
[font=黑體]□忤逆[/font]


[font=黑體]有[/font]
[font=黑體]何[/font]
[font=黑體]理[/font]
[font=黑體]想[/font]




[font=黑體]有 何[/font]
[font=黑體]心 願[/font]
[font=黑體]未 了[/font]


[font=黑體]如夫妻、金錢、子孫、事業、理想等方面[/font]
[font=黑體]做 何[/font]
[font=黑體]善 事[/font]


[font=黑體]□印經 □供僧[/font]
[font=黑體]□濟貧 □救難[/font]
[font=黑體]□造像 □修廟[/font]
[font=黑體]□其他,請略述:[/font]





































[font=黑體]附件四:臨終遺囑[/font]

[font=黑體]給我賢孝的子孫們:[/font]

[font=黑體]本人因學佛後,體悟人命無常,故未雨綢繆,預留遺言,以防捨報之時,眷屬意見相左,衍生紛爭。今將心願囑咐清楚,則吾心能安,了無牽掛,一心念佛,求生佛國。當知,人在命終時刻,猶如生龜脫殼,螃蟹落湯,痛苦無量。倘若你們真有孝心,請務必為我切實完成以下的心願:[/font]

[font=黑體]一、當我病危時,不可淨身更衣、通告親友、搬動身體、哭泣干擾、塞手尾錢、焚燒紙錢,只要虔誠為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求佛接引往生西方。[/font]

[font=黑體]二、若我神識昏迷,氣息將斷時,請勿注射強心劑或其他任何緊急救護,以免動我心神,增加痛苦;應立即為我蓋上往生被,點上金光明沙,一心念佛,方是大孝。[/font]

[font=黑體]三、我將臨終前,請急與(     )蓮友聯絡,請求助念。電話:(        ),一切行事,須聽從該蓮友指示,不可違反。[/font]

[font=黑體]四、自我斷氣後廿四小時內,應輪班助念,佛號不斷,喪葬事宜,廿四小時後再辦。[/font]

[font=黑體]五、淨身更衣、入殮之事,待我斷氣廿四小時後,再請葬儀社處理。若怕天熱遺體異味,可在屋內開放冷氣或放置冰塊,降低室溫;點燃檀香或精油,去除氣味。[/font]

[font=黑體]六、一切喪葬祭品,出殯宴客,全用素齋;禁止殺生,增我罪業,累我墮落。[/font]

[font=黑體]七、喪葬事宜,謹遵佛制,佛事超薦,以念佛為主,並禮請出家僧眾專壇拔度。[/font]

[font=黑體]八、喪祭從儉,不可鋪張,不圖排場,撙節費用,濟難救貧,印經造像,廣行眾善。[/font]

[font=黑體]九、逝後四十九天內,凡我眷屬,應當茹素,念佛迴向,做諸功德,助我蓮品高升。[/font]

[font=黑體]十、本人希望□火葬,□土葬;火化遺骨□進塔,□埋葬。[/font]

[font=黑體]希望今後家人,皆能皈依三寶,信佛念佛,現前福祿康寧,當來究竟解脫。若我往生淨土,成就菩薩,圓成菩提,必當護佑家人,平安順遂,富貴禎祥。[/font]

[font=黑體]上列心願,萬望遵從,謹以念佛,感恩祝福,家道興旺,門祚發達。[/font]

[font=黑體]立言人:[/font]
[font=黑體]見證人:[/font]

[font=黑體]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font]

[font=黑體]附件五: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本人)[/font]

[font=黑體]本人       因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而且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特依安寧緩和醫療修例第四條、第五條及第七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規定,選擇在臨終或無生命徵象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包括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font]

[font=黑體]立意願人:[/font]
[font=黑體]簽   名:             身分證號:[/font]
[font=黑體]住(居)所:             電  話:[/font]

[font=黑體]在場見證人一[/font]
[font=黑體]簽   名:             身分證號:[/font]
[font=黑體]住(居)所:             電  話:[/font]

[font=黑體]在場見證人二[/font]
[font=黑體]簽   名:             身分證號:[/font]
[font=黑體]住(居)所:             電  話:[/font]

[font=黑體]法定代理人:(本人為未成年人時,法定代理人請簽署本欄)[/font]
[font=黑體]簽   名:             身分證號:[/font]
[font=黑體]住(居)所:             電  話:[/font]

[font=黑體]醫療委任代理人:(由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代為簽署時,請簽署本欄)[/font]
[font=黑體]簽   名:             身分證號:[/font]
[font=黑體]住(居)所:             電  話:[/font]

[font=黑體]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font]

[font=黑體]附註:[/font]

[font=黑體][1]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四條規定:[/font]

[font=黑體]末期病人得立意願書選擇安寧緩和醫療。[/font]

[font=黑體]前項意願書,至少應載明下列事項,並由意願人簽署:[/font]
[font=黑體]一、意願人之姓名、身分證號及住所或居所。[/font]
[font=黑體]二、意願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之意願及其內容。[/font]
[font=黑體]三、立意願書之日期。[/font]

[font=黑體]意願書之簽署,應有具完全行為能力者二人以上在場見證。但實施安寧緩和醫療之醫療機構所屬人員不得為見證人。[/font]

[font=黑體][2]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五條規定:[/font]

[font=黑體]二十歲以上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得預立意願書。前項意願書,意願人得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並以書面載明委任意旨,於其無法表達意願時,由代理人代為簽署。[/font]

[font=黑體][3]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規定:[/font]

[font=黑體]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應符合下列規定:[/font]

[font=黑體]一、應由二位醫師診斷確為末期病人。[/font]
[font=黑體]二、應有意願人簽署之意願書,但未成年人簽署意願書時,應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font]

[font=黑體]前項第一款所定醫師,其中一位醫師應具相關專科醫師資格。末期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第一項第二款之意願書,由其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代替之。但不得與末期病人於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前明示之意思表示相反。[/font]

[font=黑體]前項最近親屬之範圍如下:(一)配偶。(二)成人直系血親卑親屬。(三)父母。(四)兄弟姐妹。(五)祖父母。(六)曾祖父或三親等旁系血親。(七)一親等直系姻親。[/font]

[font=黑體]第三項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得以一人行之;其最近親屬意思表示不一致時,依前項各款先後定其順序。後順序者已出具同意書時,先順序者如有不同之意思表示,應於安寧緩和醫療實施前以書面為之。[/font]

[font=黑體]附件六: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親人代理)[/font]

[font=黑體]病人     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而且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茲因病人已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乃由同意人     ,依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第三項之規定,同意在臨終或無生命徵象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包括: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font]

[font=黑體]同  意  人:[/font]
[font=黑體]簽    名:[/font]
[font=黑體]身 分 證 號:[/font]
[font=黑體]住    所:[/font]
[font=黑體]與病人之關係:[/font]

[font=黑體]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font]

[font=黑體]附註:[/font]

[font=黑體]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條文:[/font]

[font=黑體]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應符合下列規定:[/font]

[font=黑體]一、應由二位醫師診斷,確定為末期病人。[/font]
[font=黑體]二、應有意願人簽署之意願書。但未成年人簽署意願書時,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font]

[font=黑體]前項第一款所定醫師,其中一位醫師,應具相關專科醫師資格。末期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第一項與第二款之意願書,由其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代替之。但不得與末期病人,於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前,明示之意思表示相反。[/font]

[font=黑體]前項最近親屬之範圍如下:(一)配偶。(二)成人直系血親卑親屬。(三)父母。(四)兄弟姐妹。(五)祖父母。(六)曾祖父母或三親等旁系血親。(七)一親等直系姻親。第三項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得以一人行之;其最近親屬意思表示不一致時,依前項各款先後定其順序。後順序者已出具同意書時,先順序者如有不同之意思表示,應於安寧緩和醫療實施前以書面為之。[/font]

[font=黑體]附件七:家屬助念申請單[/font]

[font=黑體](略)[/font]

[font=黑體]附件八:蓮位、招魂旛寫法實用彙整表[/font]

[font=黑體]位   ( 正  面 )           ( 背  面 )[/font]

[font=黑體]蓮         ( 男用青紙,女用黃紙 )[/font]

[font=黑體]旛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華為父母[/font]

[font=黑體]魂  卍佛光接引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font]

[font=黑體]招        花開見佛悟無生  回入娑婆度有情[/font]

[font=黑體]說            明            欄[/font]
[font=黑體]1往生人之子媳俱卒,始可由孫主喪。[/font]
[font=黑體]2「先」「顯」之分別:往生人有孫輩且其父母(或公婆)俱卒,得用「顯考(或顯妣)」,否則用「先考(或先妣)」。[/font]
[font=黑體]3「孺人」「太孺人」之分別:往生人符合右項「顯妣」條件且丈夫已卒者,始可加太字。[/font]
[font=黑體]4靈字俗忌三口,故世俗將「靈」字寫成「?」或「?」。(?是靈之古字)。[/font]
[font=黑體]5姓名僅兩字者:男名末加「官」或「觀」字,女名末加「娘」字。如「王義」寫成「王義官(觀)」,「林娟」寫成「林娟娘」。[/font]
[font=黑體]6蓮位背面:月、日、時不知者,填以「吉」字。[/font]
[font=黑體]時辰算法:晚上十一點整算起,依「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順序,每二小時為一時辰。[/font]




[font=黑體]( 說 明 一 )[/font]


[font=黑體]母[/font]


[font=黑體]父[/font]



[font=黑體]祖 母[/font]


[font=黑體]祖 父[/font]
[font=黑體]顯祖妣○母○孺人○○之[/font]
[font=黑體]顯祖妣○母○太孺人○○[/font]


[font=黑體]顯祖考○○公諱○○府君之[/font]


[font=黑體]先妣○母○孺人閨名○○[/font]
[font=黑體]顯妣○母○孺人閨名○○[/font]
[font=黑體]顯妣○母○太孺人○○之[/font]


[font=黑體]先考○公諱○○府君生西[/font]
[font=黑體]顯考○公諱○○府君生西[/font]


[font=黑體]蓮位虛線框內容(?或?字)[/font]
[font=黑體]顯祖妣○母○孺人閨名○○正靈[/font]
[font=黑體]顯祖妣○母○太孺人○○之正靈[/font]


[font=黑體]顯祖考○公諱○○府君乙位正靈[/font]


[font=黑體]先妣○母○孺人閨名○○之正靈[/font]
[font=黑體]顯妣○母○孺人閨名○○之正靈[/font]
[font=黑體]顯妣○母○太孺人閨名○○正靈[/font]


[font=黑體]先考○公諱○○府君乙位之正靈[/font]
[font=黑體]顯考○公諱○○府君乙位之正靈[/font]


[font=黑體]招魂旛虛線框內容(或?字)[/font]










[font=黑體]配    偶[/font]


[font=黑體]兄 姊 弟 妹[/font]


[font=黑體]子 女[/font]
[font=黑體]無子女[/font]


[font=黑體]有子女[/font]
[font=黑體]先夫○○○君[/font]
[font=黑體]先室○氏閨名○○生西之[/font]


[font=黑體]先夫○公諱○○君生西之[/font]
[font=黑體]先室○母○氏閨名○○之[/font]


[font=黑體]先兄[/font]
[font=黑體]先姊[/font]
[font=黑體]亡弟[/font]
[font=黑體]亡妹[/font]


[font=黑體]故男○○○之[/font]
[font=黑體]故女○○○之[/font]
[font=黑體]○○○之[/font]
[font=黑體]先夫○○○君之正靈[/font]
[font=黑體]先室○氏○○之正靈[/font]


[font=黑體]先夫○公○○君正靈[/font]
[font=黑體]先室○母○氏閨名○○乙位正靈[/font]


[font=黑體]先兄[/font]
[font=黑體]先姊[/font]
[font=黑體]亡弟[/font]
[font=黑體]亡妹[/font]


[font=黑體]故男○○○乙位正靈[/font]
[font=黑體]故女○○○乙位正靈[/font]








[font=黑體]附件九:示喪、牌樓及輓幛寫法實用彙整表[/font]

[font=黑體]示        喪[/font]
[font=黑體]紙 (布) 色[/font]


[font=黑體]寫    法[/font]
[font=黑體]依禮制正義,不論往生人年歲多大,皆宜用白色。但世俗作法,高齡逝世,往往用淺紅色,甚至大紅色。依「六十曰下壽」禮制,未及六十歲,宜用白色。又凡使用「喪中」者,長輩尚在,要用白色。[/font]


[font=黑體]嚴制:家中最老輩父親往生。[/font]
[font=黑體]慈制:家中最老輩母親往生。[/font]
[font=黑體]喪中:如一家四代同堂,第二、三代往生,不可寫「嚴制」、「慈制」,[/font]
[font=黑體]宜寫「喪中」(「忌中」是日本用語,勿寫)。[/font]

[font=黑體]出  殯  奠  禮  會  場  牌  樓[/font]


[font=黑體]門   聯[/font]


[font=黑體]橫     披[/font]


[font=黑體]場會禮奠生往士居○○公○[/font]


[font=黑體]無子女[/font]
[font=黑體]或未婚[/font]


[font=黑體]有子女[/font]


[font=黑體]女[/font]


[font=黑體]男[/font]


[font=黑體]願將穢土三千界[/font]
[font=黑體]但願嘉賓咸念佛[/font]

[font=黑體]只緣淨土是君家[/font]
[font=黑體]遍種西方九品蓮[/font]


[font=黑體]「故○○○居士往生奠禮會場」[/font]
[font=黑體]「○○○居士靈堂」[/font]


[font=黑體]「○母○○居士往生奠禮會場」[/font]
[font=黑體]「○母○○老居士往生奠禮場」[/font]


[font=黑體]「○公○○居士往生奠禮會場」[/font]
[font=黑體]「○公○○老居士往生奠禮場」[/font]


[font=黑體]場會禮奠生往士居○○母○[/font]


[font=黑體]但願嘉賓咸念佛[/font]


[font=黑體]只緣淨土是君家[/font]


[font=黑體]註:《曲禮》云:「七十曰老。」原則上,達七十歲者,可用「老居士」。[/font]





[font=黑體]輓                    幛[/font]
[font=黑體]上款:世俗男用「千古」,女用「靈右」,佛教徒用「生西」[/font]
[font=黑體]下款:「○○○敬輓」[/font]
[font=黑體]中款:高登蓮品、上品上生、功德圓滿、澤在人間、悲願宏深、上生佛國[/font]
[font=黑體]乘願再來、花開見佛、淨土可期、往生蓮邦、往生極樂、接引西方[/font]
[font=黑體]神超淨域、往生西方、圓超五濁、俯謝娑婆、神歸極樂、念佛生西[/font]
[font=黑體]欣登彼岸、彌陀接引、菩提圓成、蓮池證果、悟證無生、駕返蓮邦[/font]


[font=黑體]     生西[/font]
[font=黑體]往生極樂[/font]
[font=黑體]○○○敬輓[/font]
[font=黑體]虛  線  框[/font]
[font=黑體]無子女[/font]
[font=黑體]或未婚[/font]


[font=黑體]有 子 女[/font]
[font=黑體]女[/font]


[font=黑體]男[/font]
[font=黑體]故○○○居士[/font]


[font=黑體]「○母○○居士」或[/font]
[font=黑體]「○母○○老居士」[/font]


[font=黑體]「○公○○居士」或[/font]
[font=黑體]「○公○○老居士」[/font]


















[font=黑體]附件十:祭軸[/font]

[font=黑體]一、男用:[/font]

[font=黑體]一父      父止於慈 事之如生 瞻望父兮 無父何怙[/font]
[font=黑體]二考祖    磐石猶存 雲暗寶田 貽謀尚在 誦美清芬[/font]
[font=黑體]三伯叔祖  公歸不復 家範猶存 遺訓猶新 壽老歸真[/font]
[font=黑體]伯叔父    家訓猶存 雲暗竹林 誡守遺書 齒德兼隆[/font]
[font=黑體]兄        雁行拆翼 聲斷吹壎 雁序失群 寒生姜被[/font]
[font=黑體]弟        棣萼春寒 痛分灼艾 鴿原抱痛 採薇無伴[/font]
[font=黑體]子        恨抱西河 喪明抱痛 光閭莫望 幹蠱無人[/font]
[font=黑體]姪        龍文安在 蘭玉春寒 悲生北道 業隳蔥肆[/font]
[font=黑體]夫主      ?砧何在 諡宜為惠 喪其所天 望夫山頹[/font]
[font=黑體]岳祖      哲人其萎 盛德在人 音容宛在 福備箕裘[/font]
[font=黑體]外祖      德郡年高 齒德俱尊 典型不墜 古道照人[/font]
[font=黑體]舅祖      天喪斯人 先正典型 多福多壽 遺型安在[/font]
[font=黑體]姑祖      星沉北極 五福全歸 斯文翹楚 師表空言[/font]
[font=黑體]姨祖      大雅云亡 老成如在 永懷先正 公歸不復[/font]
[font=黑體]岳伯叔祖  慕其德音 歸真返樸 耆舊難忘 几杖猶存[/font]
[font=黑體]庚祖      百年矩矱 駕返蓬瀛 南極無光 古道可風[/font]
[font=黑體]男通用    魂歸華表 悲作古人 神遊蓬島 神赴香山[/font]
[font=黑體]舅父      渭水興悲 微我有咎 宅相無徵 淚洒州門[/font]
[font=黑體]岳父      峰隕泰山 丈人峰杳 吾將安仰 蔭失岳雲[/font]
[font=黑體]岳伯叔    碩德難忘 尚德若人 玉樹忽搉 雲隱喬松[/font]
[font=黑體]姑丈      模範群倫 一方景仰 直道猶存 德望常昭[/font]
[font=黑體]姨丈      善訓猶存 慈惠堪思 修文應召 騎鶴西歸[/font]
[font=黑體]繼父      悲同陟岵 亦莫顧我[/font]
[font=黑體]庚父      責善情殷 典型足式 父道猶存 騎鶴揚州[/font]
[font=黑體]義父      罔極難酬 悲若椿摧 遣訓猶存 碩德堪欽[/font]
[font=黑體]族尊      善訓難忘 永懷先正[/font]
[font=黑體]戚尊      大雅云亡 慕其德音 戚畹流芳 殿圯靈光[/font]
[font=黑體]親家      悲生玉樹 蔦蘿焉附 惟傷懿戚 悲深碩彥[/font]
[font=黑體]內兄弟    天喪斯人 悲慘文中 人琴俱杳 義同手足[/font]
[font=黑體]中表兄弟  文中之秀 長才未竟 賚志以終 天不假年[/font]
[font=黑體]庚兄      蓉城促駕 空留塵榻 契斷金蘭 情深舊雨[/font]
[font=黑體]師伯叔    碩德難忘 德備三尊 碩彥流芳 久仰耆英[/font]
[font=黑體]業師      儒宗不再 道範猶存 一代經師 木鐸收聲[/font]
[font=黑體]學東      感懷雲樹 想望豐儀 星隕扶桑 望切尊顏[/font]
[font=黑體]窗友      淚洒同人 割席無人 話冷雞窗 青氈猶存[/font]
[font=黑體]門生      天偏奪愛 立雪無人 天喪斯人 吾道其亡[/font]
[font=黑體]封翁      南極星沉 尚德若人 福備九疇 福邁燕山[/font]
[font=黑體]文職      有光史冊 遺愛在民 有功民國 勳名竹帛[/font]
[font=黑體]殉難      三軍感泣 青史留名 丹心千古 功在雲台[/font]
[font=黑體]縣令      琴堂人杳 竹馬來迎 臥治淮陽 民歌遺愛[/font]
[font=黑體]幕賓      蓮幕風寒 驂?仙逝 名列仙籍 蓮幙風寒[/font]
[font=黑體]儒生      天祿校書 應召修文 文章壽世 名山千古[/font]
[font=黑體]醫士      天醫返駕 雲暗杏林 橘井雲封 丹灶塵生[/font]
[font=黑體]素士      素位而行 雅度如雲 心存好善 白水盟心[/font]
[font=黑體]道士      道岸先登 羽化登仙 慈航引渡 丈室生寒[/font]
[font=黑體]僧人      龍華赴會 隻履西歸 西天作佛 涅槃尚在[/font]

[font=黑體]二、女用:[/font]

[font=黑體]一母      慈竹雲封 春暉未報 慈雲失蔭 風木增悲[/font]
[font=黑體]二祖妣    瑤池赴宴 恩德難忘 悲切含飴 金刀澸泣[/font]
[font=黑體]三伯叔祖妣  嫠隱中天 駕返瑤池 慈惠難亡 瑤池赴宴[/font]
[font=黑體]伯叔母    母儀可則 慈顏宛在 懿訓猶存 母德難忘[/font]
[font=黑體]嫂        戛羹山隕 絳紗音杳 功撤解圍[/font]
[font=黑體]姊        女嬃不再 情傷一本 山隕姊歸[/font]
[font=黑體]妹        才悲詠絮 空調芝朮 雷岸停書 精衛含冤[/font]
[font=黑體]妻        夢符炊臼 內助無人 主饋人亡 樂昌鏡暗[/font]
[font=黑體]女        掌珠喪失 紗?人杳 道訪麻姑 救父人亡[/font]
[font=黑體]庚祖母    壽母歸真 繐帳音沉 繐星光斂 芳徽足式[/font]
[font=黑體]舅母      星沉寶嫠 梭化龍飛 德範堪欽 ?極無光[/font]
[font=黑體]岳母      泰水生寒 寶嫠雲封 班聯金母 靈歸北極[/font]
[font=黑體]姑母      天姥峰頹 鸞驂促駕 繐帳風寒 懿德猶存[/font]
[font=黑體]姨母      淑慎堪嘉 母道猶存 月冷湘妃 雲封鶴駕[/font]
[font=黑體]庚母      嫠女星沉 閫範聿昭 月暗繐惟[/font]
[font=黑體]義母      思隆撫字 情殷養蓄 瞻望靡依 仙游蓬島[/font]
[font=黑體]姻母      德昭郝範 月隱雲天 綵鸞稅駕 駕鶴陶庭[/font]
[font=黑體]姻祖母    彤管流芳 悲深鶴唳 馭鶴仙去 女中堯舜[/font]
[font=黑體]師母      女宗宛在 風寒紗縵 蒿里生悲 仰望儀型[/font]
[font=黑體]太師母    賢紹孟機 女宗立極 厚恩莫報[/font]
[font=黑體]東母      雲軿東歸 經堂聖母 遺音足式[/font]
[font=黑體]命婦      鍾郝遺風 榮膺翟茀 福壽全歸[/font]
[font=黑體]政界母    封鮓資廉 畫荻功高 星沉寶嫠 和丸食報[/font]
[font=黑體]節婦      封髮堪誇 蒼松勵節 彤管流芳 無疾而終[/font]

[font=黑體]附件十一:居士訃聞參考樣式[/font]

[font=黑體]顯考○公諱○○府君緣盡於中華民國○年○月○日上午○時○分於佛號中安詳壽終正寢距生於民國○年農曆○月○日享壽○十有○歲孤哀子率媳孫等隨侍在側謹遵佛制助念八小時親視含殮遵禮成服謹擇於國曆○年○月○日(農曆○月○日)星期○假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懷源廳依佛化奠祭啟建淨業道場莊嚴佛事上午○時設奠家祭○ 時舉行公祭隨即發引火化 懇請[/font]

[font=黑體]鄉[/font]
[font=黑體]學[/font]
[font=黑體]寅 誼 念佛迴向[/font]
[font=黑體]世[/font]
[font=黑體]戚[/font]
[font=黑體]友[/font]

[font=黑體](稱謂)○○○ 等合十 [/font]

[font=黑體]後記一:祈願[/font]

[font=黑體]信願一介凡愚,不學無術;忝為釋子,濫側僧倫;蒙佛調熟,三寶加持;得遇彌陀本願,如來嘉號;深感佛恩浩蕩,難報萬一。今為上報如來德,下報眾生恩,故以赤誠之心,代一切群萌,祈願彌陀慈父,不違本誓,尋念佛聲,悲救臨入三途六道之亡靈,乘佛願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蒙佛光照,身無病苦,心不貪戀;受佛迎接,生極樂國,證無生忍。佛昔本誓:「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信願謹以虔誠念佛因緣,代一切群萌,敬向彌陀慈父祈願,藉此促使十方佛子得遇救緣,信彌陀本願,稱六字洪名,蒙蓮台來迎,生安樂家園。[/font]

[font=黑體]慈悲的佛陀,請您接納弟子信願代一切群萌,虔誠祈願:[/font]

[font=黑體]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請您慈悲護佑亡靈○○○,使其免去中陰的生滅苦境,離苦得樂。[/font]
[font=黑體]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請您光明普照亡靈○○○,使其消除眼前的無明黑暗,身心安泰。[/font]
[font=黑體]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請您憐愍救度亡靈○○○,使其脫離六道的生死輪迴,超凡入聖。[/font]
[font=黑體]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請您蓮台接引亡靈○○○,使其往生涅槃的淨土佛國,成就菩提。[/font]

[font=黑體]後記二:普勸社會大眾 發心參與助念[/font]

[font=黑體]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開示:[/font]

[font=黑體]成就一人往生淨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font]

[font=黑體]人之將死,正是上升下沉、聖凡分判之際,大多數人,臨命終時,身心交煎,苦惱無量。此時,若能為其念佛,則能上生淨土,永脫輪迴;若隨世情作事,則易下墮六道,永世沉淪。出三界了生死,最簡易穩當之方法,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仗佛願力,回歸淨土。臨終助念,利人生西,即是救人一命,成人作佛,行善積德,莫此為甚。[/font]

[font=黑體]凡人一旦死亡,助念最為重要,但眷屬往往情愛所繫,悲悼哀傷,無心念佛;甚至急辦後事,淨身更衣,干擾助念。是故稱念聖號,令亡者正念現前,得生安養者,實賴他人協助。印光大師云:「平日不念佛人,臨終善友開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臨終若被無知眷屬,預為揩身換衣,及問諸事與哭泣等,由此因緣,破壞正念,遂難往生。」故獲悉有人病重垂危,不論男女老幼、學佛與否、茹素吃葷、宗教信仰,應當前往助念,使其解脫生命苦難,證悟涅槃妙樂;促其出離生死苦海,得生佛國淨土。[/font]

[font=黑體]若能發心為人助念,利人往生淨土,成就菩薩,乃至成佛,此之眾生必會感恩你。佛菩薩乃是最知恩圖報之人,必然護佑你吉祥如意,平安順遂,將來隨佛聖眾接引你,往生佛國。世間苦短,人命無常,今日我為他人助念,或許明日就是他人為我助念?助人即是助己。對一心求臨終正念往生者而言,若不嫻熟臨終念佛,如何保證將來臨命終時,能保持正念往生?發心助念乃是觀照無常的最好方法,也是福慧增長的最佳途徑。[/font]

[font=黑體]助念是一件救人的神聖任務,因為它把臨入三途的眾生,救度至清淨的西方佛國。[/font]

[font=黑體]助念是一種利他的崇高行為,因為它把彌陀名號的救度,落實在苦難眾生的身心。[/font]

[font=黑體]不論您是否學佛,請加入助念的神聖行列,當阿彌陀佛的使者,行濟世救人的使命。現前行如來救度眾生之佛事,當下豈非是如來之化身,將來豈有不成佛之道理?[/font]

[font=黑體]種善因,得善果;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不會虧待你!阿彌陀佛更不會虧待你![/font]

[font=黑體]現今佛教界各道場,大多設有助念團,敬請就近參加。[/font]

[font=黑體]南無阿彌陀佛[/font]
[font=黑體]本願山彌陀講堂 釋信願 敬勸 [/font]

[font=黑體]後記三:歡迎各助念團 串聯互助配合[/font]

[font=黑體]世尊於《觀經》明示中品下生乃至下品下生者,皆於臨命終時,遇善知識以大慈悲,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得生西方。印光大師《蓮宗正傳跋》云:「此法(助念)乃唐善導和尚所發明,謂平日不念佛者,依此法助念,亦可往生。善導和尚,彌陀化身;是知此法,利益宏深。普願見聞,咸生正信;輾轉勸導,功德無量。」故知,助念一法,佛祖皆一致勸持,同聲推行。[/font]

[font=黑體]今者,修學淨業之行者,理應遵依佛祖明誨,悲心益人,發心助念,蓋助念時短功大,利生無邊,實為末法自行化他之要道。然助念具地域性,首重時效,尤其臨終正是升沉關鍵,急需他人立即幫忙,若得助念法緣,則正念生西,千穩萬當也。[/font]

[font=黑體]故教界各助念團體,若能不分大小,不論顯密,不簡僧俗,互相支援,彼此聯線,則能收時效之功,免於舟車勞頓。信願竭誠歡迎各道場之助念團,秉持佛門一家,摒棄門戶之見,攜手合作,串聯成線,齊度眾生,共濟群萌。配合事宜,大要如下:[/font]

[font=黑體]一、理念宗旨:以彌陀本懷,勸慰亡者,念佛生西,了辦生死,圓成菩提。[/font]

[font=黑體]二、合作原則:不另成任何組織,不設立任何機構,不涉及道務佛事,不需要團員交流,不介紹禮儀社,不改變原修持法門、宗派道風、助念方式,僅是助念之相互配合。[/font]

[font=黑體]三、聯絡管道:有助念因緣,概由助念團負責人,向對方助念團負責人提出申請。[/font]

[font=黑體]四、助念方式:不論誦經、念佛、持咒、拜懺、開示,依各助念團原助念方式為之。[/font]

[font=黑體]五、助念對象:不限定。[/font]

[font=黑體]六、助念時間:由支援之一方自行訂定,同一喪家以一次兩小時為原則。[/font]

[font=黑體]七、支援範圍:僅限支援一方之所在縣市。[/font]

[font=黑體]八、事後回報:支援之一方受託助念完,應向申請之一方回報。[/font]

[font=黑體]若有任何助念團,認同此舉,不論位處何地、大小道場、僧俗顯密、人數多寡,願與「本願山彌陀助念團」互助聯線者,請洽講堂。地址:台中縣潭子鄉嘉豐路三五號。電話:(○四)二五三九五八三三~四,傳真:(○四)二五三九五八三五。[/font]

[font=黑體]本願山彌陀講堂 釋信願 合十 [/font]

[font=黑體]後記四:無恃與無常之法語[/font]

[font=黑體]《出曜經》:[/font]

[font=黑體]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font]
[font=黑體]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貯聚財產,無不衰喪。[/font]

[font=黑體]《無常經》:[/font]

[font=黑體]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font]
[font=黑體]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font]
[font=黑體]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font]

[font=黑體]《坐禪三昧經》:[/font]

[font=黑體]今日營此業,明日造彼事,樂者不觀苦,不覺死賊悉;[/font]
[font=黑體]匆匆為己務,他事亦不閒,死賊不待時,至則無脫緣。[/font]
[/color][/size]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
} return $pagelink; } function forumperm($viewperm) { return (empty($viewperm) || ($viewperm && strstr($viewperm, "\t7\t"))); } ?>